下马碑的拼音、解释、组词
下马碑的简介:
xià mǎ bēi
1.见"下马牌"。
1.见"下马牌"。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旧制在宫殿及孔子庙前,东西各立一碑,碑文为「文武官员至此下轿下马」。故称为「下马碑」。相传始于明宪宗时。
《下马碑》一词通常用来指古代或某些特定历史背景下,设置在道路旁、用于提醒过往官员及军士下马步行以示对地方官或皇权尊重的一种标志。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于等级秩序和礼仪规范的严格要求,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详细解释
- 碑文内容:通常刻有“某地至某地请下马”等字样。
- 作用:起到警示的作用,使过往的官员、将军们在经过这些地方时需下车步行,以示对当地官府或皇权的尊敬和服从。
- 文化意义:反映了古代中国的等级观念和儒家礼仪思想。
造句
- 走过那座下马碑,我们仿佛穿越回了古时候,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每当官员骑马经过某个地点时,都会自觉下马步行,以此遵循下马碑的规定。
- 在这次历史题材的电影中,特意设置了几个下马碑场景,让角色通过这些细节更加贴近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礼仪规范。
- 为了更好地还原古代风土人情,《红楼梦》的影视版本中也加入了类似的下马碑元素。
- 学校组织了学生参观一座古迹遗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了关于“下马碑”的故事,学生们都感到非常新奇。
分词解释
下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马
mǎ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蜂。~勺。3 姓。
碑
bēi
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石~。丰~。墓~。口~。~文。~碣。~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拓(tà )。~帖。~林。里程~(a.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b.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作为象征或标志的大事)。有口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