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丫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脚丫子的简介:
jiǎo/jué yā zǐ
〈方〉脚。也作脚鸭子 。
〈方〉脚。也作脚鸭子 。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俗称脚。【例】妹妹光著脚丫子在沙堆上走来走去。
1. 俗称脚。如:「妹妹光著脚丫子在沙堆上走来走去。」
《脚丫子》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标准的书面语,它主要出现在口语或方言中。通常用来指人的脚底部分或是更具体地描述脚趾之间的部位。其使用范围可能较为广泛,但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用法和含义。
详细解释
- 含义:这个词更多用于非正式场合,在南方的一些地方特别流行。
- 使用场景:在日常对话中,特别是在儿童或亲密的朋友之间使用得较多。
- 情感色彩:通常带有亲切、轻松的情感色彩。
造句示例
- 小明的脚丫子总是爱乱动,妈妈说了好多次他还是不改。
- 妹妹的脚丫子软绵绵的,每次抱着她都很舒服。
- 我们光着脚丫子在沙滩上玩耍,特别好玩。
- 大家围坐在篝火旁,脱下鞋子露出赤裸的脚丫子跳舞。
- 春天来了,去河边洗脚丫子,感觉格外清新。
请注意,《脚丫子》一词由于带有地方特色,在其他场合使用时可能会引起误解或不适应。在正式的书面语中,通常会用“脚底”、“脚趾间”等词汇来替代。
分词解释
脚
jiǎo
1 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心。~掌。~背。~跟。~步。~印。~法(指踢球、踢毽等的技巧)。~镣。~踏实地(形容做事实事求是,不浮夸)。2 最下部:~注。山~。墙~。3 剩下的废料,渣滓:下~料。4 〔~本〕表演戏剧或拍摄影视所依据的底本。5 旧时指与体力搬运有关的:~夫。~行(háng )。~钱。拉~。
丫
yā
1 分杈的:树~。~杈。2 像树枝的分杈:~头(a.古代女孩子头上梳双髻,如树丫杈,因以称女孩子;b.指受役使的女孩子,亦称“丫鬟”。“头”、“鬟”均读轻声)。脚~子。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