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任的拼音、解释、组词

荐任的简介:

jiàn rèn/rén
民国时期文官的第三等,在简任以下,委任以上。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文职官员的官等。官等在简任之下,委任之上。【例】公务人员分简任、荐任、委任三等,荐任又分三阶十二级。

1. 一种文职官员官等,在简任之下,委任之上,第六职等至第九职等皆属之。由各机关首长荐举,呈请中央政府任命。也作「荐任」。

荐任》这个词是由“荐”和“任”两个字组成,它在古代汉语中表示一种官职选拔方式。“荐”,有推荐、举荐之意;“任”,则指担任、接受。综合起来,“荐任”可以理解为通过推荐的方式来任命官员或重要职务。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荐任制是一种人才选拔与任用的方式。它强调的是上级机关或个人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对下级进行推荐,进而决定其职位。这种方式更注重品德、才能等内在素质而非仅仅看中科举考试的成绩。
  • 特点荐任的特点在于灵活性较大,可以打破传统僵化的官职晋升体系,能够及时提拔有才干的人士担任重要职务;同时也有助于维护上下级关系的和谐。

造句

  1. 县令鉴于张明在民间声望颇高,决定向朝廷推荐他为县丞。
  2. 在这次选拔中,李教授凭借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个人魅力,顺利被荐任为副院长一职。
  3. 尽管王老师年事已高,但因其多年的教育经验及对学生的深远影响,学校方面希望将其推荐为教育局顾问。
  4. 公司决定通过内部推举的方式选拔新项目经理,小李凭借出色的业绩和团队领导能力被荐任此职务。
  5. 由于在慈善事业中的突出贡献,张女士被当地政府推荐担任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会长。

以上是对“荐任”一词及其使用场景的详细解释与造句。需要注意的是,“荐任”如今多用于历史或特定语境中,现代公务员选拔主要依赖于公开考试等更为规范的方式。

分词解释

jiàn

1 推举,介绍:推~。举~。~擢。2 频仍,屡次:~仍(一再)。~饥(连年饥荒)。~食(一再吞食,喻不断侵略)。~臻(接连来到)。3 进献,祭献:~羞(进献肴馔)。~新(以初熟谷物或时鲜果物祭献)。~胙(供献鬼神的肉)。4 草:“麋鹿食~”。5 草席,垫子:草~。棕~。

rèn,rén

1 相信,信赖:信~。2 使用,给予职务:~命。~人唯贤。3 负担,担当:担~。~课。4 职务:就~。到~。~重道远。5 由着,听凭:~凭。~性。~意。~从。~随。听~。放~自流。听之~之。6 不论,无论:~何。~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