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满的拼音、解释、组词
考满的简介:
kǎo mǎn
1.旧时指官吏的考绩期限已满。一考或数考为一任﹐故考满亦常为任满。
1.旧时指官吏的考绩期限已满。一考或数考为一任﹐故考满亦常为任满。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明清时对官员的考察制度。旧时以三年为期,考察官吏政绩,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再结合地方政务繁简状况,作为评定和迁调的标准。《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好生侍养高堂,为兄的若不得罪于地方,到三年考满,又得相见。」《聊斋志异.卷一.叶生》:「公怜之,相期考满入都,携与俱北。」
《考满》,在古代中国官僚制度中,是一种对官员进行考核、评定政绩的过程。通常在一定的任期结束时(如三年),由上级主管部门或专门的考核机构对官员的工作表现和德行进行综合评价,并据此决定其是否可以继续留任或者提升。
详细解释
- 考满:是对官员进行的一种全面性的考核与评估。
- 目的:是确保官僚体系中的人事管理更加公平、公正,同时也是为了激励官员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
- 考核内容:通常包括政绩(如治理成效、政务处理能力)、德行(如品行修养、廉洁自律)等方面。
造句
- 古代仕途坎坷的李大官人终于迎来了三年任期结束的大考满,他紧张而又期待地等待着考核结果。
- 根据考满的结果,张明被授予了更高的职位,这标志着他在朝中更进一步。
- 王书记在考满时得到了优秀的评价,成为了地方上公认的楷模。
- 由于多次考满均表现不佳,赵大人最终被降职处理。
- 老一辈的官员们常常告诫新人:考满不仅是对你的工作成绩的评估,更是对你个人品德的一次全面检视。
这些句子展示了“考满”在古代中国官场中作为评定官员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结果的不同可能性。
分词解释
考
kǎo
1 试验,测验:~试。~查。2 检查,查核:~察。~勤。稽~。~核。3 推求,研究:~古。~据。~订。~证。4 老,年纪大:寿~。5 原指父亲,后多指已死的父亲:先~。如丧~妣。6 击,敲:“而陋者乃以斧斤~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满
mǎn
1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腔热血。琳琅~目。~载而归。2 到了一定的限度:~员。~月。不~周岁。3 骄傲,不虚心:自~。志得意~。4 十分,全:~世界(到处)。~堂灌。~天飞。~园春色。5 使满,斟酒:~上一杯酒。6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族。~文。~汉全席。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