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器待时的拼音、解释、组词

藏器待时的简介:

cáng qì dài shí
器:用具,引伸为才能。比喻学好本领,等待施展的机会。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语出易经˙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比喻人平时应勤修学习,以待时机到来而一展长才。梁书˙卷二˙武帝本纪中:若有确然乡党,独行州闾,肥遁丘园,不求闻达,藏器待时,未加收采。

1. 语出《易经.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比喻人平时应勤修学习,以待时机到来而一展长才。《梁书.卷二.武帝本纪中》:「若有确然乡党,独行州闾,肥遁丘园,不求闻达,藏器待时,未加收采。」

藏器待时》是一个成语,其字面意义是“将事物储存起来等待时机”,比喻人或事在时机未成熟前暂时隐藏才华或能力,等待恰当的机会再施展。

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苏轼的《东坡易传》。原句为:“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详细解释: - 藏器:存储、积蓄的意思。 - 待时:等待合适的时机。 - 整体意思:指人要有修养和能力(如才能、知识等),在适当的时机再发挥。

成语的深层含义是强调个人素质与耐心,即在必要的时候才展示自己的才能或力量。这种态度往往意味着一个人不仅注重积累经验与技能,还善于把握机会,在最合适的时候采取行动。

造句: 1. 他平时虽然不显山露水,但一直藏器待时,终于抓住了这次难得的升职机会。 2. 在创业公司中,许多员工选择藏器待时,他们希望等到合适的时机再推出自己的项目。 3. 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说:“藏器待时不等于消极等待,而是要在努力的同时保持耐心。” 4. 作为一名年轻的设计师,他决定先在公司里锻炼几年,积累经验后再寻找更好的机会,这就是典型的“藏器待时”策略。 5. 在这次竞选中,她选择了藏器待时的态度,等到了最终揭晓结果时才正式宣布自己参选。

这些造句展示了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方式及其蕴含的意义。

分词解释

cáng,zàng

1 隐避起来: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2 收存起来:收~。~品。~书。储~。

1 用具的总称:~皿。~物。~械。木~。武~。~小易盈。2 生物体结构中具有某种独立生理机能的部分:~官。消化~。3 人的度量、才干:~度。~量(liàng )。~宇。~质。大~晚成。4 重视:~重。~敬。

dài,dāi

1 等,等候:~到。~旦。拭目以~。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招~。~遇。~人接物。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出门,有人来了。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