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惟邦本的拼音、解释、组词
民惟邦本的简介:
mín wéi bāng běn
惟:乃,是;邦:国家。人民是立国之本。
惟:乃,是;邦:国家。人民是立国之本。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书经˙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元史˙卷一三○˙阿鲁浑萨理传:民惟邦本,伤本以敛怨,亦非宰相福也。亦作民为邦本。
1.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书经.五子之歌》)
1.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书经.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元史.卷一三○.阿鲁浑萨理传》:「民惟邦本,伤本以敛怨,亦非宰相福也。」也作「民为邦本」。
《民惟邦本》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治国理念,出自《尚书·洪范》,原句为“民事惟时,民惟邦本”。这句话强调了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反映了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视民生、关注民众的基本生活需要的政治智慧。在现代社会,“民惟邦本”同样被用于强调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详细解释
- 民: 指的是广大民众或百姓。
- 惟: 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是”,表示强调和确认的关系。
- 邦: 意指国家、政权。
- 本: 在此可理解为基础或者根,意味着人民是支撑整个国家的基础。
这句话的整体意思就是说,国家的存亡兴衰取决于民众的福祉和安危。只有确保民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和谐稳定,才能让国家稳固繁荣。
造句
- 政府应该把改善民生、提高生活质量作为工作的重点,实现“民惟邦本”的理念。
- 在面对经济危机时,政府应当把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放在首位,践行《民惟邦本》的思想。
- “民惟邦本”这一原则强调了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性,只有让每一个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发展成果,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必须坚持“民惟邦本”的理念,在发展中注重提高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当前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民惟邦本”要求我们在规划未来时始终将人民的需求放在首位。
分词解释
民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邦
bāng
1 国:友~。邻~。~交(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国(国家)。~人(本国的人)。
本
běn
1 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部。~体。5 原来:~来。~领。6 自己这方面的:~国。~身。~位。~分(f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