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的拼音、解释、组词
活字印刷的简介:
huó zì yìn shuā/shuà
采用活字排版的印刷。是我国北宋庆历(1041-1048)年间毕昇首先发明的。
采用活字排版的印刷。是我国北宋庆历(1041-1048)年间毕昇首先发明的。
- AI解释
活字印刷
定义与原理
活字印刷是一种古老的印刷技术,起源于中国北宋时期(约公元1041-1048年)。这种技术的核心在于将文字或符号制作成可以重复使用的独立部件——活字。这些活字通常由铅、锡等金属材料铸制而成,也可以使用陶土或者木头来制作。在需要印刷时,操作者会按照待印文本的内容挑选合适的活字,并按顺序排列在版面上。然后,在活字之间涂上墨水或油墨,再将纸张覆盖在上面进行压印,以此实现批量复制文本。
特点
- 灵活性高:可以根据需要快速更换和调整不同的文字。
- 操作方便:相比于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更容易进行排版、校对等环节的操作。
- 适应性广:可以适用于多种语言和书写系统。
造句
- 历史上的重大突破
-
这种活字印刷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科技的重大进步。
-
现代应用举例
-
老李用活字印刷的方式制作了一些古诗集,给孙子们讲解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
学术研究中的使用
-
在古代文献学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借助活字印刷的技术来复原和校对古代的典籍。
-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
-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政府投入大量资源用于活字印刷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广。
-
教学工具的设计制作
- 在语文课上,老师利用活字印刷的方式制作了简易的小册子,帮助学生学习汉字的书写方法。
分词解释
活
huó
1 生存,有生命的,能生长,与“死”相对:~人。~体。~检。~物。2 救活,使人活:~人无数。3 在活的状态下:~埋。4 逼真地:~脱。~像。5 不固定,可移动,或处在进去状态的:~塞(sāi )。~扣。~页本。耳软心~(没主见)。6 生动,不呆板,机灵,有生气:~力。7 工作或生产品:~儿。~计。
字
zì
1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汉~。~符。~母。~典。~句。~里行(háng )间。~斟句酌。2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篆~。颜~。柳~。欧~。赵~。3 书法的作品:~画。~幅。4 字的音:~正腔圆。5 人的别名,亦称“表~”,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号”。6 合同,契约:~据。7 旧时称女子出嫁:待~闺中。8 生子,乳,爱:~乳(生育)。~孕(怀孕)。
印
yìn
1 图章,戳记:~章。~玺。~记。~把子(亦喻政权)。2 痕迹:手~。指~。~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钱”)。3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刷。排~。~制。~发(fā)。4 彼此符合:~证。心心相~。5 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象。6 姓。
刷
shuā,shuà
1 用成束的毛棕等制成的清除或涂抹的用具:~子。毛~。板~。2 擦拭,涂抹,清洗:~牙。~墙。~洗。印~。~耻(洗雪耻辱)。3 剔除,淘汰:~选(剔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