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观的拼音、解释、组词
冷眼旁观的简介:
lěng yǎn páng guān
冷眼:冷静或冷漠的眼光。指不参与其事,站在一旁看事情的发展。
冷眼:冷静或冷漠的眼光。指不参与其事,站在一旁看事情的发展。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冷眼,指冷静的眼光。「冷眼旁观」形容用冷静的眼光在旁观察。语本唐.徐夤〈上卢三拾遗以言见黜〉诗。后亦用「冷眼旁观」形容漠不关心。△「袖手旁观」
2. 唐.徐夤〈上卢三拾遗以言见黜〉诗(据《全唐诗.卷七○九.徐夤》引)骨鲠如君道尚存,近来人事不须论。疾危必厌神明药,心惑多嫌正直言。冷眼静看真好笑,倾怀与说却为冤。因思周庙当时诫,金口三缄示后昆。
3. 徐夤,字昭梦,福建莆田人,生卒年不详,晚唐进士,亦是福建史上的第一个状元,后入仕梁。因梁太祖不满其〈人生几何赋〉中「三皇五帝,不死何归」句,要求徐夤改写,徐夤不从,于是太祖削去其官职。东归后,闽王礼聘徐夤成为幕僚,官秘书省正字。后还乡隐居。在〈上卢三拾遗以言见黜〉诗中,徐夤看到友人因为直言敢谏,反而遭到君王罢黜,心生感触地写道:「若是冷静地在旁观看,就会觉得这帮阿谀小人的行为很可笑;可是要有人竭忠尽虑地直言进谏,反倒会受诬陷和冤枉。」表达了他对政治黑暗的不满愤慨。后来「冷眼旁观」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原用来形容用冷静的眼光在旁观察,后亦用来形容漠不关心。
1. 用冷静的态度从旁观察。【例】面对公司的即将转型,他冷眼旁观局势的发展,再积极寻求对策。
2. 形容漠不关心。【例】家里的经济状况已经陷入危机,身为其中的一分子,怎能冷眼旁观 、不闻不问?
1. 用冷静的态度在旁观察。如:「他冷眼旁观,对事情的是非黑白,早就了然于心。」宋.朱熹〈答黄直卿〉:「冷眼旁观,手足俱露,甚可笑也。」
2. 冷漠不关心,置身事外。如:「那位骑士被车子撞倒在地,我们怎能冷眼旁观,置之不理呢?」
词语解析
冷眼旁观:
- 释义: 指以冷静的态度观察别人的行为或事情的发展。这里的“冷眼”并非指实际感受到的寒冷,而是形容一种客观、冷静的心态;“旁观”是指站在一旁不参与其中。
- 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既不想介入也不愿意直接参与某种情况的人的态度和行为。
造句
- 小王对这次公司裁员事件采取了冷眼旁观的态度,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 在这起案件的调查中,他始终保持冷眼旁观的态度,等待更多证据浮出水面。
- 大家建议你冷眼旁观一段时间,等事情发展得差不多了再介入可能更有利。
- 小李决定对这次商业合作保持冷眼旁观,以观察对方的真实意图。
- 为了不受情绪干扰,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判断,我们不妨始终保持冷静和冷眼旁观的态度。
这些造句展示了“冷眼旁观”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冷
lěng
1 温度低,与“热”相对:~天。~藏。~冻。~涩。~飕飕。2 寂静,不热闹:~落。~寂。~静。~清。3 生僻,少见的:~僻。~字。4 不热情,不温和:~遇。~淡。~峻。~漠。~嘲热讽。~若冰霜。~酷无情。5 不受欢迎的,没有人过问的:~货。~门儿。6 突然,意料以外的:~然。~不防。~枪。~战。7 姓。
眼
yǎn
1 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睛。~底。~力。~色。~神。~帘。~目。~疾手快。2 见识,对事物的看法:~光远大。~界开阔。3 孔洞,窟窿:炮~。针~儿。泉~。4 关节,要点:节骨~儿。字~儿。5 戏曲中的节拍:一板三~。6 当前:~前利益。~下。7 量词:一~井。8 围棋术语,一方子中所留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方不能下成活棋。
旁
páng,bàng
1 左右两侧:~边。~侧。~门。~出。~听。~若无人。2 其他,另外:~人。~的话。触类~通。责无~贷。~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落。3 广,广泛:~征博引。4 邪、偏:~门左道。5 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竖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