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的拼音、解释、组词
凿壁偷光的简介:
záo bì tōu guāng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本指汉代匡衡凿穿墙壁,借由邻家烛光照读的故事。见西京杂记˙卷二。后比喻刻苦勤学。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枉了你穷九经三史诸子百家,不学上古贤人囊萤积雪,凿壁偷光。或作穿壁引光、凿壁透光。
1. 本指汉代匡衡凿穿墙壁,借由邻家烛光照读的故事。见《西京杂记》卷二。后比喻刻苦勤学。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枉了你穷九经三史诸子百家,不学上古贤人囊萤积雪,凿壁偷光。」也作「穿壁引光」、「凿壁透光」。
《凿壁偷光》是一个成语,出自古代中国的一个故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家境贫穷却非常好学的人,通过非常俭朴的方法来学习知识的精神。
成语出处与含义
这个成语的故事讲述了东汉时期一个名叫匡衡的年轻人。他家里非常贫困,买不起蜡烛照明夜晚读书。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在邻居家的墙壁上凿一个小洞,让从墙外照射过来的微弱光线照进自己的屋子,以此来照明读书。他的勤奋学习感动了乡亲们,后来得到了资助,最终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学者。
造句
- 尽管家境贫寒,但他仍能“凿壁偷光”,废寝忘食地钻研学问。
- 这个贫困的孩子虽然没有足够的灯油,但仍然坚持学习,“凿壁偷光”般地借着微弱的灯光读完了整本书。
-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他用“凿壁偷光”的精神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 他家境贫寒,却凭借“凿壁偷光”的毅力,在图书馆度过了无数个夜晚进行学习。
- 尽管没有足够的钱买昂贵的学习资料,“凿壁偷光”的努力让他成为了学术界的佼佼者。
通过以上故事和造句,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到这个成语所传达的刻苦学习、勤俭节约的精神。
分词解释
凿
záo
1 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称“凿子”。2 穿孔,挖掘:~孔。~井。~通。3 器物上的孔,是容纳枘(榫头)的。4 明确,真实:~~。证据确~。
壁
bì
1 墙:四~。~报。~画。~挂。~毯。~橱。~灯。铜墙铁~。2 指某些物体内部的表层:胃~。肠~。3 陡削的山崖:峭~。~立。4 军营的围墙:~垒。坚~清野。作~上观(坐观双方成败,不帮助任何一方)。5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偷
tōu
1 窃取,趁人不知时拿人东西:~窃。~吃。小~儿。2 行动瞒着人:~~。~看。~听。~渡。~袭。~税。~天换日(喻暗中改变重大事物的真相以欺骗别人)。3 抽出时间:~空儿。~暇。~闲。4 苟且:~安。~生。~幸。~合苟容(苟且迎合别人的意思以求容身。亦称“偷合取容”)。
光
guāng
1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阳~。月~。火~。~华(明亮的光辉)。2 荣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顾。~复。3 使显赫:~大。~宗耀祖。4 景物:春~明媚。5 光滑:~滑。~洁。~泽。6 完了,一点不剩:杀~烧~。吃~用~。7 露着:~膀子。8 单,只:~剩下一口气。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