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的拼音、解释、组词

凝聚力的简介:

níng jù lì
1.同种物质内部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只有在各分子十分接近时(小于10的负6次方厘米)才显示出来。分子间距离愈小,凝聚力越大。凝聚力能使物质聚集成液体或固体。 2.比喻使人或事物聚合到一起的力量。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同一种物质,内部分子间相互吸引的力。当分子间距离愈小,彼此互相吸引的力量也就愈大,所以固体的内聚力大于液体与气体。

2. 比喻团体内成员之间聚集、团结的力量。【例】班上同学经过几年相处下来,彼此的凝聚力很强。

1. 同种物质分子间互相吸引的力。参见「内聚力」条。

词语解释:凝聚力

定义与含义 “凝聚力”是指一种集体力量或精神,能够促使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向目标努力的能力。这个概念通常被用来形容一个组织(如团队、公司、社区等)、群体或国家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合作共进的力量。

详细解释 1. 情感因素: 包括对共同目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情感上的联系可以激发成员间的协作精神。 2. 制度与文化: 完善的组织架构以及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也是形成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比如公平公正的奖惩机制、良好的沟通渠道等。 3. 共同目标: 明确且具有吸引力的目标是团队凝聚力的基础,能够促使不同背景的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4. 领导力: 优秀的领导者通过有效的管理技巧和激励措施,可以增强团队成员间的信任感与合作精神。

造句

  1. 在这次紧急救援行动中,消防队员们展现了极强的凝聚力,这使得他们能够迅速而高效地完成任务。
  2. 公司文化建设和领导层的支持是提高企业员工之间凝聚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3. 社区居民自发组织起来应对社区安全问题,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正是这个小社区强大的凝聚力所在。
  4. 通过定期举行团队建设活动,可以有效提升部门之间的凝聚力与工作效率。
  5.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灾区人民展现了惊人的凝聚力,在艰难时刻相互支持共渡难关。

分词解释

níng

1 凝结,气体变为液体或液体变为固体:~结。~固。~冻。~集。~脂。~滞。2 聚集,集中:~聚。~重(zhòng )。~神(聚精会神)。~思。~眸。~睇(注视)。~练。

1 会合,集合:~合。~会。~积。~集。~谈。~拢。~齐。~餐。欢~一堂。物以类~。凝~。~沙成塔。

1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气。~量。2 一切事物的效能:视~。生产~。控制~。3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学。作用~。保守~。4 用极大的力量:尽~。~挫。~挽狂澜。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