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太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昭明太子的简介:

zhāo míng tài zǐ
即“萧统”。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参见「萧统」条。

昭明太子》一词主要指的是南朝梁代的萧统,他是梁武帝萧衍的长兄。在中国历史上,他因编纂了中国最早的文学总集《文选》,并在文学理论、诗歌创作等方面有所贡献而著称。"昭明"是他的谥号。

详细解释:

  • 生平与身份:萧统(501年—531年),字德施,小名维摩,南北朝时期南梁皇族成员。
  • 文学成就:他编纂了《文选》,该书收录了许多古代著名诗人的作品,并对这些作品进行了分类和评点。这本书对中国古代诗歌的鉴赏与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思想贡献:在文学理论方面,他提出了“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观点,强调了文学创作的重要性。

接下来是五个造句:

  1. 古代文人墨客对于《昭明太子》编纂的《文选》,评价极高,认为这部作品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古代文学资料。
  2.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文集编者,后来的人们建立了昭明书院来传承和发展他的学术思想。
  3. 现在许多学者还在研究《昭明太子》的著述理念,从中汲取灵感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4.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过程中,《文选》始终是必读的内容之一,而这正是受到了“昭明太子”的影响和推动。
  5. 今天人们常将那些才华横溢、贡献卓著的文化人士比作‘现代的昭明太子’。

通过这些造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昭明太子》这一概念及其重要性。

分词解释

zhāo

1 光明:~明。~~(➊明亮的样子,如“日月~~”;➋明白事理。如“贤者以其~~,使人~~”)。2 明显,显著:~著。~彰。~布。~雪(揭明真情,洗清冤枉)。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