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的拼音、解释、组词
林则徐的简介:
lín zé xú
①林则徐(1785-1850)。近代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福建侯官(今福州)人。1838年任湖广总督。次年任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收缴鸦片二百三十七万余斤,在虎门销毁。并整顿海防,训练义勇,打退英军挑衅。还派人翻译外国书报,了解外国情况。1840年任两广总督,不久受投降派诬陷,被革职流放新疆。曾在新疆兴办水利,垦荒屯田。1850年再度任钦差大臣,赴广西督理军务,病死途中。著作编为《林则徐集》。②故事片。以林则徐的生平业绩为题材。海燕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吕宕、叶元编剧,郑君里、
①林则徐(1785-1850)。近代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福建侯官(今福州)人。1838年任湖广总督。次年任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收缴鸦片二百三十七万余斤,在虎门销毁。并整顿海防,训练义勇,打退英军挑衅。还派人翻译外国书报,了解外国情况。1840年任两广总督,不久受投降派诬陷,被革职流放新疆。曾在新疆兴办水利,垦荒屯田。1850年再度任钦差大臣,赴广西督理军务,病死途中。著作编为《林则徐集》。②故事片。以林则徐的生平业绩为题材。海燕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吕宕、叶元编剧,郑君里、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人名。(西元1785~1850)字少穆,一字元抚,清福建侯官人。道光时出任两广总督,因严禁鸦片,引发中英战争。迨和议达成,被贬谪伊犁,后又起用,卒谥文忠。著有《政书》、《云石山房诗集》等。
《林则徐》这个词组通常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林则徐,而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词汇。林则徐(1785年-1850年),原名林则行,字少穆、元抚,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民族英雄。他以坚决禁烟、领导了虎门销烟而闻名于世。
详细解释
- 生平:林则徐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县,清嘉庆九年(1804年)进士及第。
- 政绩:他在担任湖广总督时,主持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是其最著名的事迹。这一行动直接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 历史地位:林则徐被视为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外国侵略和主张改革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文化以强国。
- 评价:在中国历史上,林则徐被誉为“民族英雄”,因其在面对外来威胁时的坚决立场。
造句
- “在鸦片战争中,林则徐为了国家利益挺身而出。”
- “林则徐不仅是清朝的官员,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和改革家。”
- “通过学习林则徐的事迹,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历史并从中汲取力量。”
- “中国需要像林则徐这样勇于反抗不公、维护国家尊严的人才。”
- “林则徐的故事告诉我们,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历史的进程。”
希望这些信息和句子能够帮助你理解关于“《林则徐》”的相关内容。如果你有任何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分词解释
林
lín
1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森~。~海。~薮(➊山林小泽;➋喻丛集的处所)。2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艺~。碑~。儒~。3 姓。
则
zé
1 模范:以身作~。2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3 效法:~先烈之言行。4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5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6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7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8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9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
徐
xú
1 缓,慢慢地:~步。~缓。~图。~~。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