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诗的拼音、解释、组词
格诗的简介:
gé shī
1.介于今体诗与古体诗之间的一种诗体,或称半格诗。 2.在科举中作为标准规格的诗。
1.介于今体诗与古体诗之间的一种诗体,或称半格诗。 2.在科举中作为标准规格的诗。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五、七言古体诗。在白居易的《长庆集.后集》中,特别标举格诗一目,以别于律诗。宋.洪迈《容斋续笔.卷一.唐人诗不传》:「白乐天作〈元宗简集序〉云:『著格诗一百八十五,律诗五百九。』至悼其死,曰:『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
2. 在科举中作为标准规格的诗。《旧五代史.卷九二.晋书.列传.李怿》:「学士窦梦征、张砺辈撰格诗、格赋各一,送中书,宰相未以为允。」
在现代汉语中,“格诗”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似乎不存在于任何权威词典或语言资源中。因此,我们可能需要对这个词进行一些假设性的解析。考虑到“格”和“诗”这两个字在中文中的常见含义,“格诗”可以被理解为具有某种特定格式的诗歌。
解释
- 格:常用来指诗词的形式、规则或者模式。比如古诗中常见的七言绝句、五言律诗等,都有各自的格。
- 诗:指的是用文字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因此,“格诗”可以被解释为遵循特定格式或模式的诗歌。
造句
- 这首格诗借鉴了古人的格律,却表达了现代人的情感。
- 在学习古代诗词时,我们应该注意体会其中的格诗之妙。
- 尽管《格诗》已经不再流行,但它对后来诗歌形式的发展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 为了准备这次诗歌比赛,他精心创作了一首格诗。
- 按照传统文学研究的要求,我们来共同探讨一首典型的格诗。
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格诗”这个词。如果有其他需要,请随时告诉我!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