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弊的拼音、解释、组词

习弊的简介:

xí bì
1.犹通病,老毛病。

  • AI解释

词语“习弊”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因为长期习惯而滋生出的弊端或陋习。这个词通常用来描述由于某些不良行为、习惯或者传统长久存在,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好的风气,即使这些行为本身可能并不违法。

解释:

  • 义项1:指习惯上的错误做法。这种错误可能来源于长时间的习惯,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变得难以改变。
  • 义项2:也可以理解为因长期持续的某种不当行为或态度所形成的不良影响或问题,有时带有道德或者风气方面的批评意味。

造句:

  1. 在这个公司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些习弊,比如过度加班的现象,这对员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 改善乡村教育环境需要克服许多习弊,如家长对于课外辅导的高需求以及学校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3.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新的习弊现象,例如网络欺凌、信息过载等问题。
  4. 为了促进企业文化的正面发展,管理层需要努力根除那些长期存在的习弊习惯,比如在决策过程中忽视员工的意见等。
  5.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许多传统上被认为是“正常”的行为和态度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种习弊。

这些例子展示了“习弊”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范围及其含义。希望这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词以及如何使用它。

分词解释

1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练~。学~。实~。2 学:~文。~武。3 对某事熟悉:~见。~闻。~以为常。4 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惯。积~。陈规陋~。5 相因:世代相~。~~相因。6 姓。

1 欺蒙人的坏事:作~。营私舞~。2 害处,与“利”相对:~病。~端。~害。~政。利~。兴利除~。3 败,疲困。4 古同“蔽”,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