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主的拼音、解释、组词
事主的简介:
shì zhǔ
1.事奉大夫。 2.事奉君主。 3.犹言事情的主要决策者,谋划者。 4.指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 5.指一般民事纠纷中双方当事人。
1.事奉大夫。 2.事奉君主。 3.犹言事情的主要决策者,谋划者。 4.指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 5.指一般民事纠纷中双方当事人。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法律案件的主体,或刑事案件的被害人。【例】根据事主的描述,歹徒共有三人。
1. 侍奉君主。汉.祢衡〈鹦鹉赋〉:「女辞家而适人,臣出身而事主。」唐.杜甫〈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诗五首之四:「事主非无禄,浮生即有涯。」
2. 主持事务者。《晋书.卷八五.何无忌传》:「天下自有强弱,虽强易弱,正患事主难得耳!」
3. 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元史.卷一九.成宗本纪二》:「诏强盗奸伤事主者,首从悉诛。」
在现代汉语中,“事主”这个词通常出现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比如服务行业、雇佣关系等。它用来指代为某人提供服务或受雇于某个人或单位的人。“事主”在正式语境中的使用较少见,更多地体现在口语或者特定的职业环境中。
详细解释
- 定义:“事主”指的是接受他人服务或被他人雇佣的一方,在某些情境下也可理解为接受服务者对提供服务者的称呼。
- 用法场景:这个词通常用于描述一种服务关系中的角色,比如家政服务、临时工作等场合。在这样的语境中,“事主”是对提供服务一方的敬称或昵称。
造句
- 我最近请了一个阿姨帮忙做家务,她叫小芳,我称呼她为“事主”,表示对她的尊重。
- 在家政公司工作的小李,每天都会遇到很多不同的家庭客户,“事主”对她来说指的是每一个需要服务的家庭。
- 临时工张师傅已经在这家公司工作了半年,他习惯称公司的老板为“事主”。
- 家庭服务员小刘说:“对每一位‘事主’负责,才能确保服务质量。”
- 在一家餐馆工作的李阿姨说,“每个客人都是我的‘事主’,无论他们来自哪里,我都应该以最好的服务对待。”
请注意,在正式或通用的语境中,使用“事主”一词可能会显得不太自然。在交流时,可以考虑使用更加普遍接受的表达方式来代替它。
分词解释
事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2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3 职业: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7 服侍:~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