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筵辞醴的拼音、解释、组词
楚筵辞醴的简介:
chǔ yán cí lǐ
1.《汉书·楚元王刘交传》载,楚元王礼敬穆生,常为设醴。及王戊即位,忘设醴。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遂谢病去。后因以"楚筵辞醴"为遭君主冷遇的典实。
1.《汉书·楚元王刘交传》载,楚元王礼敬穆生,常为设醴。及王戊即位,忘设醴。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遂谢病去。后因以"楚筵辞醴"为遭君主冷遇的典实。
- AI解释
《楚筵辞醴》这个词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意指在宴席上拒绝享用甜酒,体现了古代君子的风范和高洁的情操。这里的“楚筵”指的是设于楚地或与楚国有关的宴席,“辞醴”则是出于对礼仪、原则的尊重而婉言谢绝了甜酒。
详细解释
- 楚筵:在古代汉语中,常常用来指代特定场合或者特殊文化背景下的宴会。这里特指与楚国相关的宴席。
- 辞醴:“辞”的意思是拒绝或推辞,“醴”则是指甜酒或是用糯米等谷物酿制的较为醇厚的酒。因此“辞醴”可以理解为婉言谢绝了甜酒。
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礼仪和品行的重视,即在宴席上以谦逊的态度拒绝不合礼节的食物或饮料,体现了个人修养与道德操守。
造句
- 他在楚国的宴会上保持廉洁,楚筵辞醴,即使面对丰厚馈赠也不动心。
- 楚王设下盛宴款待宾客,但他以楚筵辞醴的态度谢绝了甜酒。
- 古人讲究君子之交淡如水,在那个场合,他选择了楚筵辞醴,保持了自己的气节和尊严。
- 面对贵重的礼物与宴请,他始终保持着楚筵辞醴的风范,拒绝接受不符合礼义的东西。
- 楚国的贵族在宴会上大多遵循着楚筵辞醴的原则,既维护了自身的清廉,也表现出了高尚的情操。
这些句子展示了成语“楚筵辞醴”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方式和表达含义,帮助理解其背后的深意及文化价值。
分词解释
楚
chǔ
1 落叶灌木,鲜叶可入药。枝干坚劲,可以做杖。亦称“牡荆”。2 古代的刑杖,或学校扑责学生的小杖:捶~。夏~。~掠(拷打)。~挞(拷打)。3 中国春秋时国名:~天(楚地的天空。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空)。~声。~歌(楚人之歌)。~狂。~腰(泛称女子的细腰)。~辞。四面~歌。~材晋用(指使用他国人才,或指人才外流)。4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特指湖北省:~剧。5 痛苦:苦~。痛~。凄~。酸~。6 清晰,鲜明,整洁:清~。衣冠~~。7 姓。
辞
cí
1 告别:告~。~诀。~行。~世。~别。2 不接受,请求离去:~职。~呈。3 躲避,推托:不~辛苦。~让。~谢。推~。4 解雇:~退。5 同“ 词 ”。6 优美的语言:~藻。修~。7 讲话;告诉:“请~于军”。8 文体的一种:~赋。陶渊明《归去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