梢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梢子的简介:
shāo/sào zǐ
1.梢公,船家。 2.鼗鼓的别名。 3.裤的一种。 4.指销钉。
1.梢公,船家。 2.鼗鼓的别名。 3.裤的一种。 4.指销钉。
- AI解释
词义解析
梢子(shāo zǐ)这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以下是较为常见的几种用法:
- 植物学上的‘梢子’:
-
指树木或植物的顶端部分。比如树梢、竹梢。
-
指某种工具、武器的一部分:
-
在某些特定场景中,“梢子”是指某种工具或者武器的具体部位,例如马枪梢子(指枪托)、旗杆梢子等。
-
在一些方言或俚语中:
-
作为名词,常用来形容人的手脚或者是四肢的末端部分。这种用法在北方某些地区的口语中较为常见。
-
历史与文化上的特定含义:
- 在一些古代文献和历史记载中,“梢子”可能特指某种传统工艺或特定的手工艺品。
造句
- 这棵树的梢子被风刮得摇摇晃晃,让人不禁担心它是否安全。
- 游客们争相购买当地的特色工艺品——木制小船的梢子作为纪念品。
- 小王挥舞着新买的马枪梢子,虽然没用过真的枪,但看起来也颇有气势。
- 旗杆上的红布条在风中飘扬,显得非常鲜艳夺目,仿佛是旗帜的梢子。
- 母亲正在为儿子做鞋垫,她熟练地缝补着每一块料子,特别是脚趾处要特别注意,因为这里是脚的梢子,最需要保护。
请注意,以上例子中的“梢子”一词并非完全同一含义,而是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了灵活运用。在正式或学术性文本中使用时,请参考相关专业术语解释以确保准确性。
分词解释
梢
shāo,sào
1 树枝或条状物的末端:树~。末~。~头。~林。2 末尾:眉~。收~。3 古代奏乐时拿的竿子。4 古同“艄”,船舵尾。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