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前484)的拼音、解释、组词

伍子胥(?-前484)的简介:

wǔ zǐ xū (?-qián 484)
春秋时期吴国大夫。名员。楚大夫伍奢子。公元前522年伍奢被杀,他历经宋、郑等国出逃至吴。帮助阖闾夺取王位,改革图强,整顿军队,国势日盛。不久攻入楚都,因功封于申,故又称申胥。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后,他力劝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夫差不听,并逐渐对他疏远,后赐剑命他自杀。

  • AI解释

《伍子胥(?-前484)》中的“伍子胥”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其本名伍员(yùn),字子胥。他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广为人知,主要因为他在帮助吴国崛起并最终灭掉楚国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伍子胥还以其忠诚、智慧以及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著称。

详细解释

  1. 生平简介:伍子胥是春秋时期的吴国人,他的父亲伍奢和哥哥伍尚因被楚王怀疑而惨遭杀害,伍子胥逃亡至吴国,在那里得到了重用。
  2. 主要事迹
  3. 帮助阖闾(gě lǘ)建立吴国的强大军事力量;
  4. 设计并策划了灭掉楚国的策略,最终实现了这一目标;
  5. 在帮助吴王夫差(fū chāi)巩固政权的同时,也因为过于忠直而受到了猜忌。
  6. 历史评价:伍子胥在历史上被认为是一个忠诚、勇敢且富有谋略的人物。他的故事常常被用来作为忠诚与智慧的象征。

造句

  1. 史书上记载,伍子胥曾多次出谋划策帮助吴国强盛起来。
  2. 我们可以从伍子胥的故事中学习到坚持和忠诚的重要性。
  3. 吴王夫差曾经因为听信谗言而错杀了伍子胥,这是一个千古遗恨。
  4. 伍子胥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危险面前保持冷静、聪明应对是多么重要。
  5. 作为政治家的伍子胥不仅有着出色的军事才能,还有着不屈的正义精神。

这些造句可以更好地帮助理解伍子胥在历史上的形象和他所代表的精神。

分词解释

1 古代军队的编制:一~(五人)。2 军队:入~。落~(掉队)。3 同伴的人:羞与为~。4 “五”的大写。5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qián

1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相对:~面。~边。~方。面~。~进。~程。2 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以~。~人。~此。~科。~嫌。~言。~车之鉴。3 顺序在先的:~五名。4 向前行进:勇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