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读的拼音、解释、组词

伏读的简介:

fú dú/dòu
1.谓恭敬地阅读。"伏"为表敬之词。《孔丛子.杂训》:"子思在鲁﹐使以书如卫问子上﹐子上北面再拜﹐受书伏读。"后世臣下阅读帝王诏书亦称"伏读"。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拜读。表示恭敬地阅读。《孔丛子.杂训》:「子思在鲁,使以书如卫问子上,子上北面再拜,受书伏读。」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偶得古兵书,伏读经书,自谓可将十万。」《歧路灯》第九三回:「伏读高皇帝刊碑于国子监之门曰:『宋讷为祭酒,教的秀才,后来做官,好生的中用。』」

2. 古代凡下级属员接奉上级来函,表示拜读的用语。《三国志.卷一六.魏书.任苏杜郑仓传.杜畿》:「伏读明诏,乃知圣思究尽下情,然亦怪陛下不治其本而忧其末也。」《六部成语注解.吏部》:「伏读:凡督抚接奉上谕有交办事件,后来覆奏折内必叙云:臣伏读上谕云云。」

词语《伏读》的详细解释

释义: “伏读”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是指在低着头、俯身的情况下阅读。这个词语通常带有尊敬或专注的意思。

字面意思: - 伏: 表示低头、趴下。 - 读: 指读书或仔细地看文字内容。

引申意义: 1. 表示尊敬的阅读方式: 在古代,学生向老师请教或聆听教诲时,常常会以“伏读”来表达对老师的敬重之情。这种做法不仅体现了谦逊的态度,也反映了对知识、文化的尊重。 2. 专注与深入的理解: 通过低着头专心致志地阅读书籍,表示对文字的认真钻研和对内容的深刻理解。

造句

  1. 学生在老师面前伏读经典著作时,总是那么恭敬有礼,生怕打扰了老师的思绪。
  2.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学子们往往要伏读经史子集以求深厚的文化底蕴。
  3. 这位作家伏读着新写的小说稿,一字一句地细细推敲,力求文字的完美。
  4.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的精髓所在,他选择了伏读所有的相关文献资料。
  5. 出版社的编辑在审阅文稿时,常常需要伏读数小时才能全面了解作者的意图。

分词解释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

dú,dòu

1 依照文字念:~数。~经。~书。宣~。朗~。范~。2 看书,阅览:阅~。速~。默~。~者。3 求学:走~。4 字的念法:~音。~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