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假乱真的拼音、解释、组词

以假乱真的简介:

yǐ jiǎ luàn zhēn
以:用;乱:混乱。用假的东西去冒充或混杂真的东西。

  • AI解释

《以假乱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伪造的事物非常逼真,以至于真假难辨。这个成语中的“以”意为用,“假”指不真实或伪造的东西,“乱真”则意味着使真的事物也显得模糊不清或者真假难以分辨。它常用于描述艺术、工艺技术等模仿得极其相似到让人分不出真假的程度。

造句:

  1. 艺术家的手艺太好了,他画的假山水画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2. 假币制作者的技术非常高超,以至于很多不熟悉的人也会被他的产品以假乱真。
  3. 为了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演员和导演们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排练。
  4. 小说家的小说情节构思得如此巧妙,让人读起来常常以假乱真,分不清现实与虚构的界限。
  5. 那位画家的作品之所以能够风靡一时,就是因为他的画作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以上句子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以假乱真”这一成语的应用场景。希望这些例子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jiǎ,jià

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山。~话。~冒。~释。~死。虚~。真~。弄虚作~。2 借用,利用:~借。~货。~道(借路)。~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公济私。不~思索(用不着想)。3 〔~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草书称“平~~”。4 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设。~使。~令。~如。~若。

luàn

1 没有秩序:~套。紊~。凌~。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3 混淆:~伦。败常~俗。4 任意随便:~吃。~跑。5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6 横渡:~流。7 治理:~臣。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

zhēn

1 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诚。~谛。~挚。~心。逼~。认~。~才实学。~知灼见。2 确实,的确:~好。~正。~切。3 清楚,显明:看得~。咬字很~。4 本性,本原:纯~。天~。5 人的肖像:传(chuán )~。写~。6 汉字的楷书:~字。~书。~草隶篆。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