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讹传讹的拼音、解释、组词
以讹传讹的简介:
以:拿,把;讹:谬误。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讹,错误。「以讹传讹」指将不正确的讯息继续传播下去。语本宋.王柏〈默成定武兰亭记〉。△「道听涂说」
2. 宋.王柏〈默成定武兰亭记1>〉(据《鲁斋集.卷六》引)兰亨修禊序,右军之神笔也,所谓遒劲圆健,已备其美。七传而至智永,其徒辨才,尤秘藏如护头目。越二百六七十年,而唐太宗以术取之,未几,殉于昭陵而真迹亡矣。唐初善书者多,而临摹不止一家,惟欧阳率更为逼真,勒石禁中。石晋时,契丹轝归,流落于定武,此所以定武本独贵重于天下。本朝庆历中,碑出民间,欧公《集古》所见,已四五本,乃以定武为别本,盖亦未深考也。其后米南宫所得,止褚河南、欧本耳。自熙宁2>后,薛师正父子别刊二本,以易元碑,于湍、流、带、左、天,劖损3>一二笔为识,行于世者往往别刊本,故定武真本,亦不多见。南渡以来,纷粉(纷)翻刻,几千石矣,讹以传讹,仅同儿戏,每窃哂4>之。 〔注解〕 (1) 兰亭记:指东晋王羲之所撰之〈兰亭集序〉。相传王氏以鼠须笔、蚕茧纸写之,柔媚劲健,为书法名品。 (2) 熙宁:宋神宗年号。 (3) 劖损:凿损。劖,音ㄔㄢˊ,凿。 (4) 哂:音ㄕㄣˇ,嘲笑。
3. 「以讹传讹」原作「讹以传讹」。「讹」是错误的意思。「以讹传讹」就是指将本来就不正确的讯息或东西,没有加以辨正清楚,又一再地传扬出去,以致离真相越来越远。宋代王柏〈默成定武兰亭记〉一文,论述书法名品〈兰亭集序〉的版本源流,其中便有「讹以传讹」一语。据王氏的说法,〈兰亭集序〉为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所作,柔媚劲健,尽善尽美,为书法名品。其真迹传至王羲之七世孙智永,智永再传于弟子辨才,为唐太宗用计取得。太宗得此真迹后,唐初多位书法名家曾加以临摹,其中以欧阳询的最为逼真,被镌刻于石碑上。太宗死后,王羲之的真迹殉葬昭陵,欧阳询的摹本石碑则为契丹人所得,流落于定武。由于真迹已不可得,故当时自以定武本最为珍贵。北宋庆历年间,此碑在民间出现,欧阳修《集古录》收有其拓本,然有数个版本,因为没有经过深入考证,真正的定武本并未得到应有的尊崇,反被视为别本。熙宁年间,定武真本落入薛师正父子之手,为保有真本,薛氏父子大量拓印,以假乱真,流入世面的多为伪本,真本反而少见。宋室南渡后,众人又据流于世面之伪本大量翻刻,「讹以传讹」,终至真伪难辨,王柏以为这种现象十分可笑。后来「以讹传讹」这句成语,就从王柏文中「讹以传讹」演变而出,指将不正确的讯息继续传播下去。
1. 讹,错误。以讹传讹指将不实的言论继续传播下去。【例】这件事在没有证实之前,不要声张出去,以避免以讹传讹。
1. 讹,错误。以讹传讹指将不正确的讯息继续传播下去。明.陆采《怀香记》第三五出:「以讹传讹,纷然流谤,使深闺知凶信必生凄怆。」《红楼梦》第五一回:「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
词语详解
以讹传讹(yǐ ěr chuán ér)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错误的信息因为被多次传播而变得越来越偏离事实真相。这个词通常用于描述信息传递中由于误听、误记或误解而导致错误内容的广泛扩散现象。
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人对传言的担忧和教训。讹(é),即谬误;传(chuán)是传达、流传的意思。其核心在于说明错误的信息一旦被传播出去,如果缺乏纠正和验证,就可能会随着信息传递的过程而累积更多的错误,最终使得最初的内容变得面目全非。
造句
- 新闻报道中的事实偏差:由于媒体在最初的报道中出现了疏忽,导致后续的新闻中以讹传讹,最终造成了公众对事件真相产生误解。
- 网络谣言的影响:网络上的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但同时错误的信息也容易被广泛传播。因此,网民们要学会辨别真伪,避免以讹传讹。
- 口头交流中的失误:小李在和朋友聊天时不小心将某人的名字说错了,结果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地都记成了错的版本。
- 课堂教学中的错误传递: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时出现了差错,学生记录下来后又转述给同学,最终导致错误的观点在整个班级流传开来。
- 社会文化现象中的误传:民间某些传统习俗和故事经过长期口头相传的过程中,逐渐偏离了原始内容,形成了新的、带有误解的文化现象。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更直观地理解“以讹传讹”的使用场景及其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带来的影响。
分词解释
yǐ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é
1 错误:~字。~误(文字、记载错误)。~谬。~传(chuán )。以~传~。2 敲诈,假借某种理由向人强迫索取财物或其他权利:~诈。3 谣言:~言(➊诈伪的话,谣言;➋胡言乱语)。4 感化,变化:“岁月迁~。”5 野火烧。chuán,zhuàn
1 转(zhuǎn )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2 推广,散布:宣~。流~。~名。~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