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定的拼音、解释、组词

伪定的简介:

wěi dìng
1.犹言表面平定。

  • AI解释

《伪定》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它主要用来形容或描述一个并非按照正当程序建立的政权或者秩序。这个词通常带有批评和否定色彩,强调其合法性、正当性存疑。

详细解释:

  • :意指假的、伪造的。
  • :可以理解为确定、确立的意思,在这里更多指向的是国家或政治统治的形式或状态。

综上所述,《伪定》指的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违背民众意愿或者法律程序建立起来的一种政治秩序,它往往缺乏合法性基础和社会认同度。这一概念常见于历史叙述中对某些政权合法性的批评和质疑中。

造句实例:

  1. 这次政变导致了一个《伪定》政府的成立,引起国际社会广泛谴责。
  2. 政治改革是打破《伪定》统治的关键一步,需要全体民众的支持与参与。
  3. 历史告诉我们,《伪定》政权终究无法长久存在,只有真正代表人民利益才能获得持久稳定。
  4. 通过选举产生的合法政府取代了原有的《伪定》,标志着国家走向民主的新阶段。
  5. 在和平过渡中,新任领导人宣誓就职,标志着《伪定》时代的结束。

分词解释

wěi

1 假,不真实:~造。~装。~劣。~证。~善。虚~。去~存真。2 不合法的:~政府。~军。

dìng

1 不动的,不变的:~额。~价。~律。~论。~期。~型。~义。~都(dū)。~稿。~数(shù)(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规~。鉴~。2 使不变动:~案。~罪。决~。确~。3 平安,平靖(多指局势):大局已~。4 镇静,安稳(多指情绪):心神不~。5 确凿,必然的:必~。镇~。6 预先约妥:~计。~情。~货。~做。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