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玺的拼音、解释、组词

传国玺的简介:

chuán/zhuàn guó xǐ
1.秦以后皇帝世代相传的印章。又称秦玺,唐改称传国宝。相传秦始皇得蓝田玉,雕为印,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李斯所写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秦亡归汉。后来封建王朝以玺有"受命于天"之文,争以得玺为符瑞。秦玺已亡,历代多自刻制,文亦有同有异。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秦始皇取蓝田玉做成印信,令李斯在上面刻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字样。子婴降汉时献出,高帝即位乃佩带之,后世代相传,号为传国玺。见《后汉书.卷四八.徐璆传》唐.章怀太子注引卫宏。

传国玺》,又称为“和氏璧”或“玉玺”,是中国古代皇权象征之一,尤其在秦汉时期尤为著名。它是帝王受命于天、行使统治权力的重要凭证,通常以珍贵宝玉制成,上刻有皇帝的名号,用于颁发诏书、封印奏章等重要事务,体现了帝王权威。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传国玺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据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作为传国玉玺,象征着国家权力的传承。在历史上,传国玺经历了多次改朝换代、战乱更迭。

  • 文化意义传国玺不仅是政治权威的象征,也是中华文化中关于权力转移和历史变迁的重要符号。

  • 艺术价值:由于其材质珍贵且历史悠久,传国玺本身也具有极高的文物与艺术品价值。在古代,许多工匠精心制作传国玉玺,使其不仅仅是一件宝物,更是文化瑰宝。

造句示例:

  1. 秦始皇以和氏璧作为传国玉玺,象征着秦朝的权威。
  2. 在历史的长河中,多个帝王继承了这枚代表着皇权传承的传国玺
  3. 传说中的“传国玉玺”因其神秘的历史背景而成为了无数文人墨客笔下的主题。
  4. 据史书记载,三国时期的魏王曹丕曾通过争夺传国玉玺来彰显自己政权的合法性。
  5. 传国玺不仅是皇权的象征,更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

分词解释

chuán,zhuàn

1 转(zhuǎn )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2 推广,散布:宣~。流~。~名。~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