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穆苏克罗的拼音、解释、组词
亚穆苏克罗的简介:
yà mù sū/sù kè luó
科特迪瓦首都。人口12万(1995年)。市内有人工湖,多草坪、绿树,风景如画。全国教育中心,城东为大学区。有公路通往邻国。市郊有国际航空站。
科特迪瓦首都。人口12万(1995年)。市内有人工湖,多草坪、绿树,风景如画。全国教育中心,城东为大学区。有公路通往邻国。市郊有国际航空站。
- AI解释
“亚穆苏克罗”这个词汇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常见中文词,它可能是指某个地名、人名或者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根据我所掌握的信息,“亚穆苏克罗”更可能是非洲马里共和国的一个城镇名字(Yamoussoukro),在英语中被这样发音。
详细解释:
- 亚穆苏克罗:位于马里的首都巴马科以南约130公里处,是马里的第四大城市。它于1960年被确定为马里共和国的首都(后来首都迁回至巴马科),但在事实上更多地用作政府副中心和国家象征性建筑如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基督教堂——亚穆苏克罗主教座堂所在地。
造句:
- 我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访问非洲,亲眼看看马里的亚穆苏克罗。
- 在前往亚穆苏克罗之前,我特意研究了这座城市的地理和文化背景。
- 亚穆苏克罗的主教座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基督教堂之一,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参观。
- 虽然亚穆苏克罗曾经被确定为首都,但巴马科仍然是政治与经济中心,而亚穆苏克罗更多地扮演着文化象征的角色。
- 亚穆苏克罗以其独特的建筑和历史价值著称,是了解马里文化和艺术的绝佳地点。
请注意,“亚穆苏克罗”并不是一个在中文中常见的词汇,上述解释是基于其对应的英文名所作,并针对可能涉及的文化背景进行说明。如果需要更准确的信息,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或来源。
分词解释
亚
yà
1 较差:他的体力不~于你。2 次一等:~军。~圣。3 原子价较低的,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一个氢原子或氧原子的:硫酸~铁。4 指“亚细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简称“亚洲”):东~。
穆
mù
1 温和;~清(a.清平;b.指上天)。~如清风。2 恭敬:严肃:肃~。静~。3 古同“默”,沉默。4 古代宗庙次序,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5 姓。
苏
sū,sù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2 指须头下垂物:流~。3 昏迷中醒过来:~生。~醒。死而复~。4 缓解,解除:以~其困。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剧。~绣(苏州的刺绣)。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7 姓。8 见“ 噜 ”字“噜苏”。
克
kè
1 能够:~勤~俭。2 战胜,攻下:攻~。~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3 制伏:~服。~制。~己奉公。以柔~刚。4 严格限定:~日。~期。~扣。5 消化:~食。6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7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罗
luó
1 捕鸟的网:~网。2 张网捕捉:~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雀(形容门庭冷落)。3 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请人才)。网~。包~。~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4 散布:~列。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6 用罗筛东西:~面。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绮。~扇。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9 同“ 脶 ”。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