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镇的拼音、解释、组词

叛镇的简介:

pàn zhèn
1.背叛朝廷的藩镇。

  • AI解释

关于“叛镇”这个词汇,实际上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来源于历史文献或特定的历史背景。从字面来看,“叛”指的是背叛、违背,而“镇”则通常指军事重镇或是城镇。综合起来,可以理解为某个地区的军事要地或者城镇发生了背叛行为的情况。不过,具体含义和用法还需要依据具体的上下文来确定。

下面提供5个造句示例(以假设性历史语境为例):

  1. 在三国时期,叛镇的将领们投靠了曹操,导致关羽失去了重要的战略据点。
  2. 叛镇事件后,朝廷紧急调动重兵镇压,力求恢复统治秩序。
  3. 为了平定叛镇,皇帝亲自率军前往,希望通过恩威并施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4. 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历史上多次爆发叛镇事件。
  5. 在某朝代末年,多个边境小镇相继发生叛乱,形成了所谓的“多镇共叛”局面。

请注意,由于该词汇并非常用词,造句时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背景或语境进行调整。如果有更具体的场景需求,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完善句子的准确性与适用性。

分词解释

pàn

1 违背自己所属方面的利益投到敌对方面去:背~。~国。~逃。~徒。~逆。~变。

zhèn

1 压:~尺(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来压书和纸。亦称“镇纸”,“压尺”)。~痛。2 以武力维持安定:~压(用强力压制,不许进行政治活动)。~反。~服。~慑。~守。3 安定:~静。~定。4 军事上重要的地方:边防重~。5 中国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单位。6 较大的集市:城~。村~。7 把饮料等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凉:冰~。8 整个一段时间:~日(整天)。9 时常:十年~相随。10 中国明、清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