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明隐迹的拼音、解释、组词

含明隐迹的简介:

hán míng yǐn jì
犹韬光匿迹。藏匿光彩,掩蔽形迹。形容不自炫露。

  • AI解释

词语“含明隐迹”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组合理解,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指的是含有明确信息但其中隐藏着细节,或者在某件事物中既包含显而易见的部分也隐藏了不那么明显的内容。不过,“含明隐迹”的表述本身并不常见,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我们不妨拆解为“含明”与“隐迹”。

  1. 含明:含有明确的信息或意思。
  2. 隐迹:隐藏起来的细节或者痕迹。

结合这两个部分的意思,“含明隐迹”可以理解为既包含明显易懂的内容也包含了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的秘密或细微之处。这句话更倾向于描述一种信息结构,即信息中既有直接、易于理解的部分,也有较为隐蔽但值得关注和探索的深度内容。

接下来是五个基于这个解释的造句:

  1. 他的演讲表面上简单明了,实际上却含明隐迹,透露出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2. 这篇文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工作原理,既含明也隐迹,让人受益匪浅。
  3. 在这次的产品发布会上,公司总裁不仅直接展示了产品的功能优势,还含明隐迹,暗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4. 侦探小说中常常设置这样的情节:表面上看似无关紧要的线索其实含明隐迹,对破案至关重要。
  5. 这次旅行中的许多风景点虽然外表平平,但仔细观察后会发现它们之中藏匿着不少历史遗存和自然之谜,真是处处含明隐迹。

分词解释

hán

1 衔在嘴里,不吐出也不咽下:~一口水。~漱剂。~英咀(jǔ)华(喻反复琢磨体味文章的妙处)。~饴弄孙(含着糖逗小孙子,形容老年人的乐趣)。2 藏在里面,包容在里面:包~。~义。~量。~苞。~蕴。~混。~垢纳污(指包容坏人坏事)。3 怀有某种感情或意思,不完全表露出来:~怒。~羞。~情。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

yǐn,yìn

1 藏匿,不显露:~藏。~匿。~居。~士。~讳。2 伤痛:~恻。3 怜悯:恻~之心。

1 脚印:踪~。足~。血~。笔~。2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3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实~。4 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且至臣家”。5 据实迹考知:“~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