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的拼音、解释、组词

同等学力的简介:

tóng/tòng děng xué lì
1.没有在某一等级的学校毕业而具有相同程度的知识水平。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尚未修完规定毕业年限而具有相当的学习能力,或在补习学校修完规定年限而经检定考试合格,称为「同等学力」。【例】高三肄业生可用同等学力报考大学。

1. 一般是指升学或认定资格时,对于未完成前一级之完整学习并取得毕业证书者,以其他学习或证书替代,视同具有同等学力。如教育部订有「入学大学同等学力认定标准」。

同等学力》这个词是汉语中的一种特定用法,通常用于描述不同教育背景或学历在某些情况下被视为具有相似的知识水平或者能力。这里的“等”字意指相等、相同,“学力”则是指通过学习获得的学术能力和知识水平。

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同等学力是指虽然持证人不一定有相同的正式学位证书,但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达到了与拥有相应学历的人相当的程度。

  2. 应用场景:在某些情况下,如申请研究生入学资格、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或是评定职称时,可能会承认持有者通过其他方式(如自学、培训等)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使之被视作具有同等的学术水平或能力。

  3. 注意事项:尽管“同等学力”概念存在,但具体应用时需依据相关机构的规定。不同地区或行业对于“同等学力”的认定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造句

  1. 小张虽然没有正式的硕士学历,但凭借他多年的自学经历和项目经验,成功通过了同等学力评审,获得了申请博士生资格。

  2. 公司规定某些职业资格考试可以通过提供证明文件来代替传统学历要求,这种方式被认为可以认可不同背景员工具备相同的学力水平。

  3. 该研究院专门设置了同等学力人员的进修项目,以帮助那些没有传统学位但希望进一步提升学术能力的人士。

  4. 在这次职称评审中,王老师的自学成果得到了认可,他的论文和研究成果让他成功获得了与拥有硕士学位者同等的地位。

  5. 职业教育体系中也引入了“同等学力”概念,即通过职业培训获得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可以被视作相当于正规学校教育的学历。

分词解释

tóng,tò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共~。~学。~步。殊途~归。~舟共济。3 和,跟:~流合污。4 姓。

děng

1 古代指顿齐竹简(书)。2 数量、程度相同,或地位一般高:相~。平~。~于。~同。~值。~量齐观。3 表示数量或程度的级别:~级。~次。~第。~而下之。4 特指台阶的级。5 种,类:这~事。6 表示同一辈份的多数人:我~。尔~。7 表示列举未尽,或用于列举煞尾:北京、上海~地。8 候,待:~候。~待。9 待到:~我写完。10 同“戥”。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1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气。~量。2 一切事物的效能:视~。生产~。控制~。3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学。作用~。保守~。4 用极大的力量:尽~。~挫。~挽狂澜。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