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尼塞河的拼音、解释、组词

叶尼塞河的简介:

yè/xié ní sāi/sài/sè hé
俄罗斯水量最大的河流。在亚洲北部。由大小叶尼塞河汇合而成,注入北冰洋喀拉海的叶尼塞湾。长4102千米。流域面积258万平方千米。干、支流上建有大型水电站。大部分河段可通航。

  • AI解释

词语解释

叶尼塞河(Yenisei River)

  • 地理位置与长度: 叶尼塞河是俄罗斯最长的河流之一,全长约五千三百八十一公里(3,364英里),流域面积约为187万平方公里(72.3万平方英里)。它发源于哈卡斯共和国境内的叶尼塞山脉,流经西伯利亚地区。叶尼塞河最终在北冰洋的喀拉海注入。

  • 地理特点: 河流自南向北流淌,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上游部分较为湍急,是重要的水力发电站所在地;中游区域则形成了许多湖泊和湿地;到了下游,河床宽阔平坦,河流速度减缓,并最终注入海洋。

  • 生态与环境: 叶尼塞河流域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系统。它不仅是众多野生动物栖息地之一,还对当地的气候有着重要影响。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流域内的生态系统受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影响。

  • 经济价值与人文意义: 河流沿岸地区是俄罗斯重要的农业区和资源开采地,拥有丰富的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是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叶尼塞河也是当地居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在历史上曾扮演过重要角色。

造句

  1. 探险家小李决定从叶尼塞河上游出发,沿河流进行为期半年的考察之旅。

  2. 由于叶尼塞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当地政府计划加大保护力度,恢复其原有的自然风貌。

  3. 在俄罗斯的冬天里,叶尼塞河会形成壮观的冰川景观,成为当地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4. 科学家们希望通过对叶尼塞河水文数据的研究来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该流域的影响。

  5. 每年春季时,叶尼塞河下游段都会出现大量泥沙沉积现象,这为当地渔民提供了丰富的鱼类资源。

分词解释

yè,xié

1 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树~。菜~。~子。~落归根。一~知秋。一~蔽目(喻目光短浅,常被眼前细小事物所遮蔽,看不到远处、大处。亦称“一叶障目”)。2 像叶子的:铁~。百~窗。3 同“ 页 ”。4 世代,时期:初~。末~。5 姓。

1 梵语“比丘尼”的简称,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姑。~庵。削发为~。2 古同“昵”,相近,亲近。

sāi,sài,sè

1 堵,填满空隙:堵~漏洞。~尺。~规。2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子。

1 水道的通称:~道。~沟。~谷。~流。~滩。~沿。~鲜(供食用的新鲜河鱼、河虾等)。~港。~湾。~网。~运。内~。2 特指中国黄河:~套。~防。3 指“银河系”:天~。~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