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衿的拼音、解释、组词

施衿的简介:

shī jīn
1.古代婚礼仪式之一。女子出嫁时﹐其母为之整衿。《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后用以称女子出嫁。

  • AI解释

在古代汉语中,“施衿”一词通常指的是母亲为女儿系上束腰带或者女儿出嫁时,母亲为其整理衣物、穿戴首饰等行为。这个词汇更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或戏曲中,用来表达母女之间的情感或是对女儿的祝福与期望。

详细解释: - 施(shī): 这里可以理解为给予、授予的意思。 - 衿(jīn): 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服饰,即束腰带。在古时多用于女性装束中。

因此,“施衿”可具体理解为母亲给女儿戴上精致的饰品或整理好衣服的行为。

造句举例: 1. 在出嫁当天,母亲细心地为女儿施衿,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2. 古人常常在诗歌中描写母女之间温馨的画面:“施衿结帨,以俟君命。” 3. 《诗经》中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虽未直接提到施衿,但这种母女间的深情可以借此表达。 4. 在古代婚礼仪式上,“施衿”的情景是不可或缺的温馨一幕。 5. 传统戏曲《梁祝》中,祝英台的母亲在她出嫁前细心地为她施衿,寄托了深深的期望。

这些句子和例句有助于更形象地理解“施衿”这一词汇所蕴含的情感与文化背景。

分词解释

shī

1 实行:~工。~政。设~。~展。~教(jiào )。~为(wéi)。~威。实~。措~(办法)。发号~令。2 用上,加工:~肥。~粉。3 给予:~礼。~诊。~恩。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