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义的拼音、解释、组词

制义的简介:

zhì yì
1.制宜,裁断适宜。 2.制定尊卑之义。 3.即八股文。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八股文的别名。参见「八股文」条。

《制义》,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通常用来指古代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其特点在于形式僵化、内容空洞,主要结构包括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

详细解释:

  • 破题:通常在文章开头,简要揭示主题。
  • 承题:进一步展开破题的内容,引出下文。
  • 起讲:引入正题,提出文章的主题或论点。
  • 入题:正式进入文章的主体内容。
  • 起股、中股、后股:这是文章的核心部分,按一定格式组织段落,每一段称为一“股”,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展开论述。
  • 束股:总结全文,收尾。

造句示例:

  1. 虽然现在科举制度早已废除,《制义》这种文体已经成为历史尘埃的一部分,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写作技巧和逻辑思维的方法。
  2. 在学习古代文学时,我们不仅要了解《诗经》、《楚辞》,还要掌握《制义》的写作规则。
  3. 《制义》虽然在现代已经不被采用,但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它有着独特的价值。
  4. 尽管八股文《制义》在当今社会看来是过时的形式主义产物,但它对于古代知识分子的影响深远不可忽视。
  5. 深入研究《制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教育制度。

分词解释

zhì

1 规定:因地~宜。~定。~式。~宪。2 限定,约束,管束:~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3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公有~。4 造,作:~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páo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