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所不容的拼音、解释、组词

理所不容的简介:

lǐ suǒ bù róng
道理所不能允许。

  • AI解释

词语“理所不容”指的是某种行为、言论或思想违背了公序良俗,违反了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和法律原则,在逻辑上或是事实依据上无法被接受或允许。它强调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避免的行为或观点。

详细解释

  • 构成:“理” 强调道理、理由;“不容”,不允许。
  • 语境: 在描述某行为、言论或思想违背伦理道德和法律原则时使用,常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中。

造句

  1. “他公然在公共场合发表极端言论,这种理所不容的行为,严重伤害了社会的道德底线。”
  2. “任何试图分裂国家领土完整的想法都是理所不容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制裁。”
  3. “这种行为违反了职业道德,理所不容,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纠正。”
  4. “对于那些企图损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我们必须坚决予以抵制,这是理所不容的。”
  5. “任何试图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行为,在法律面前都是理所不容的。”

这些句子展示了“理所不容”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方式及其表达的意义。

分词解释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suǒ

1 处,地方:住~。哨~。场~。处~。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派出~。3 量词,指房屋:一~四合院。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部(所率领的部队)。~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有。各尽~能。~向无敌。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敬。6 姓。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róng

1 包含,盛(chéng):~器。~量(liàng )。~积。~纳。无地自~。2 对人度量大:~忍。宽~。3 让,允许:~让。不~人说话。4 相貌,仪表,景象,状态:~止。~颜。~光。~貌。仪~。军~。市~。阵~。姿~。5 或许,也许:~或。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