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风的拼音、解释、组词
白毛风的简介:
bái máo fēng
1.方言。暴风雪。
1.方言。暴风雪。
- AI解释
《白毛风》并非一个广为人知的词汇,但从字面分析,“白毛”通常指白色的头发或者草木枯干后呈现出的一种状态,“风”则自然是指风。结合这些信息和中国北方的一些民间说法,《白毛风》可能特指一种特殊天气现象或地域特有的描述。
在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在华北等地,有一种特殊的寒风被称为“白毛风”,这通常指的是冬季里突然而至、来势汹汹的寒流,风速快、温度骤降、天空昏暗,由于寒冷的程度高到使地面上的草木枯黄像长了白发一样。因此,“白毛风”常用来形容这种严寒的天气状况。
造句:
- 夜晚突然刮起了白毛风,气温迅速下降到了零下二十度。
- 村民们都早早地躲在屋里避寒,因为今天正是一年一度最猛烈的白毛风来临的日子。
- 受到白毛风的影响,高速公路上能见度骤降,造成了严重的交通堵塞。
- 傍晚时分,白毛风裹挟着雪花,使得整个小镇如同被一层白纱覆盖,寂静而荒凉。
- 为了应对白毛风带来的恶劣天气,当地气象部门提前发布了预警信息,并提醒居民注意防寒保暖。
请注意,“白毛风”并非一个固定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含义有所不同。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其字面意义的理解和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推测而来。
分词解释
白
bái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2 明亮:~昼。~日做梦。3 清楚:明~。不~之冤。4 纯洁:一生清~。~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8 陈述:自~。道~(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话文。10 告语:告~(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红~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匪。~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剧。15 姓。
毛
máo
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笔。羽~。~织品。~骨悚然。轻于鸿~。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之地。3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了。4 粗糙,没有加工的:~布。~估(粗略地估计)。~坯。5 不是纯净的:~利。~重。6 行动急躁:~躁。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了。8 小:~病。~孩子。~~雨。9 货币贬值:钱~了。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钱。11 姓。
风
fēng,fěng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