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役薄赋的拼音、解释、组词

省役薄赋的简介:

shěng yì bó fù
减轻徭役和赋税。指施行仁政。

  • AI解释

《省役薄赋》这个词汇通常不是汉语中的常见词,可能在特定的历史文献、地方史志或某些专业书籍中出现。根据我所掌握的信息,“省”字常用来表示减少或简化的意思;“役”指劳役、差役等;“薄赋”意为轻税或者简要的税收情况记录。“省役薄赋”的意思可能是为了减轻人民负担,对劳役和税收进行调整或简化的一种政策。

解释

《省役薄赋》是指古代政府为了减轻民众负担而实施的一项措施。它可能包括了削减不必要的劳役、简化税制、减少过重的赋税等具体内容,旨在提高劳动效率与资源利用率,增加民众福祉。这类政策通常反映了统治者对民生的关注。

造句

  1. 明朝时期实行《省役薄赋》改革,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
  2. 这次政府推行的《省役薄赋》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3. 唐太宗李世民曾下令实施《省役薄赋》,以期让人民生活更加宽裕。
  4. 为了响应中央号召,《省役薄赋》成为地方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5.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省役薄赋》被看作是政府改善民生的一个有效手段。

请注意,上述解释和造句中对《省役薄赋》的使用是基于其可能的意义推测,并非来自实际的历史文献记载。在具体运用时,请确保符合实际情况或语境要求。

分词解释

shěng,xǐng

1 地方行政区域:~份。~会。2 节约,不费:~钱。~事。~吃俭用。3 简易,减免:~略。~称。~写。4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①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②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门下~。秘书~。5 古代称王宫禁地:~中。~闼(禁中)。

1 服兵务,从军:从~。现~。2 战事:战~。3 服劳力之事:劳~。徭~。4 使唤:~使。奴~。5 被役使的人:~夫。~徒。仆~。杂~。

1 旧指田地税:田~。~税。2 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3 念诗或作诗:登高~诗。4 给予,亦特指生成的资质:~予。~有。天~。禀~。5 古同“敷”,铺陈,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