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余的拼音、解释、组词

平余的简介:

píng yú
1.清代地方政府上缴正项钱粮时另给户部的部分。一般来源于赋税的加派,亦有另立名目加征的。清初各省解缴户部税银,每一千两随解平馀银二十五两,称随平陋规。其后,户部与地方官吏协议共同分肥,解部减一半,馀归地方。乾隆元年,明文规定平馀银分给各部院官吏作为补助费,称"养廉"。乾隆二年,四川省在火耗羡馀外,每银百两提解六钱,名平馀,充各衙门使用。有的地方官吏收税时加重戥子称银,所得溢额银两亦名平馀。

  • AI解释

词语“平余”并非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可能在某些方言或特定语境中有使用。从现有的汉语词典中,并没有找到确切的含义。因此,在这里我将尝试对这个词语进行一些合理的推断和解释。

推测性解释:

  1. 平余:假设这个词语可以拆解为“平”和“余”。如果按照这样的拆分来看,“平”表示平均、公平等含义;“余”则可能指的是剩余或多余。因此,若“平余”的确存在,它可能被理解为一种在分配或者处理某些事物时所遵循的原则或状态:通过平均的方式进行分配或处理之后的剩余部分。

造句(假设性):

  1. 在这次团队合作中,我们遵循了平余原则来分享成果。
  2. 尽管努力争取公平分配,但最终还是有些许平余未被妥善解决。
  3. 平余分配是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一定份额的前提条件。
  4. 为了解决资源不足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更灵活的平余机制。
  5. 在公司年终奖励中实施平余策略,可以提高员工的整体满意度。

以上是对词语“平余”的推测性解释以及基于此假设所构建的一些造句。请注意,“平余”并非一个常用的词组或短语,在正式场合或文档中使用时需要谨慎,并确保其在特定上下文中具有清晰的含义。

分词解释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1 文言代词,我:“~将老”。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粮。~兴。~悸。~孽。节~。~生。~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人。4 后:“劳动之~,欢歌笑语。”5 农历四月的别称。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