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辇之下的拼音、解释、组词
帝辇之下的简介:
dì niǎn zhī xià
皇帝所在的地方。用指京都。
皇帝所在的地方。用指京都。
- AI解释
词语“帝辇之下”中的“帝”指的是帝王,“辇”则是古代供帝王乘坐的车。因此,“帝辇之下”可以引申为在帝王权力或者统治范围之下,或是在某个领导者的权威之下。它强调了身处某种强大权威或领导力的影响之中。
详细解释
- 背景意义:通常用于描述在一个国家、组织或机构中,处于最高层领导(如国王、皇帝或其他重要领导)的掌控之下。
- 情感色彩:可以带有尊敬或是敬畏之情,也可能隐含着某种约束或限制。
- 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历史文本以及讨论权力结构的社会科学分析中。
造句
- 自从新帝即位以来,整个国家都处在帝辇之下,所有政策都在他的亲自监督下进行。
- 在帝辇之下的每一个子民都必须遵守严苛的礼仪规范和法律条文。
- 尽管改革呼声高涨,但那些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仍然在帝辇之下保持着自己的地位与权力。
- 他深知自己无论多么努力,也难以挑战帝辇之下的权威,只能默默承受。
- 这个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帝国正式确立了对南部领土的控制和管理,在帝辇之下,这片土地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这些造句旨在展示“帝辇之下”这一短语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及其所传达的信息。
分词解释
帝
dì
1 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上~。玉皇大~。2 君主:~王。皇~。称~。~制。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下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