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170-207)的拼音、解释、组词
郭嘉(170-207)的简介:
guō jiā (170-207)
三国时曹操谋士。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初投袁绍,后归曹操,任司空军师祭酒。多谋善断。官渡之战前,分析袁绍有十败,曹操有十胜,断定曹操必胜。后曹操采纳他缓攻退军之计,使袁绍诸子内讧加剧,一举轻取冀州(治今河北柏乡县北)。又建议曹操远征辽东,击破乌桓。对统一北方有所贡献。
三国时曹操谋士。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初投袁绍,后归曹操,任司空军师祭酒。多谋善断。官渡之战前,分析袁绍有十败,曹操有十胜,断定曹操必胜。后曹操采纳他缓攻退军之计,使袁绍诸子内讧加剧,一举轻取冀州(治今河北柏乡县北)。又建议曹操远征辽东,击破乌桓。对统一北方有所贡献。
- AI解释
《郭嘉(170-207)》指的是东汉末年的著名谋士、军事家,字奉孝。他与曹操关系密切,是曹操的主要智囊之一,在官渡之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据史书记载,郭嘉英年早逝,但他在世时因其深邃的战略眼光和出色的战术指挥能力而被后人所称道。
详细解释:
- 生平:郭嘉出生于东汉末年的颖川(今河南省许昌市),自幼天资聪慧,博学多才。他最初在袁绍手下做事,但不久就转投曹操,此后成为曹操最信赖的谋士之一。
- 才能与贡献:郭嘉以其卓越的战略头脑和洞察力著称,尤其是在官渡之战中,他建议曹操采取战略优势,以少胜多击败了强大的袁绍军队。他的策略性思维对于三国时期的局势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离世:尽管为曹操立下了赫赫战功,但郭嘉的生命却极为短暂。在他四十七岁时英年早逝。
造句:
- 郭嘉虽死犹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 曹操之所以能在群雄割据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离不开郭嘉的智谋与策划。
- “郭嘉之计,必胜无疑。”这句话常被用来形容某一策略或计划几乎是无懈可击的。
- 郭嘉在军事上的杰出才能是后来许多军事家学习的对象。
- 历史学家们常常引用郭嘉的事例来说明东汉末年的复杂局势和智者的谋略。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