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阃的拼音、解释、组词

都阃的简介:

dū/dōu kǔn
1.指统兵在外的将帅。

  • AI解释

都阃》这个词在古代中国文献中较为少见,它通常指的是清朝时期的一种官职名称。"都"是指某个较大的地区或城市,“阃”字原本是指宫城的外门,引申为“内”,这里借指地方上的军事、行政官员。因此,《都阃》一词特指清朝时负责某一地区军政事务的地方高级官员,类似于现在的军分区司令。

造句

  1. 清朝初年,由于战事频繁,许多有才之士被委以重任,担任都阃等重要职务。
  2. 都阃是清代地方上的最高军事长官之一,负责辖区的防御和治安工作。
  3.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许多都阃凭借卓越的战略才能,成功地保卫了他们的领土不受侵犯。
  4. 尽管都阃拥有相当高的权力,但他们也必须严格遵守朝廷制定的各项军纪法规。
  5. 这些年来的和平岁月里,很多从前担任过都阃的将领们退居二线,专心致志于地方文教事业。

需要注意的是,“都阃”这一称谓并不常见于现代汉语中,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和应用。上述造句为基于古代史实所作的一种文学创作性表述,并非真实历史事件描述。

分词解释

dū,dōu

1 大都市:~市。~会。通~大邑。2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国~。京~。建~。3 美好:“雍容闲雅,甚~”。~丽。~雅。4 总:~为一集。5 居:“~卿相之位”。6 古代称头目、首领。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