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状的拼音、解释、组词

议状的简介:

yì zhuàng
1.论罪定刑的文书。 2.向上呈送的发表己见的文书。

  • AI解释

议状》,在古代中国法律和司法体系中,是一种重要的文书形式。它主要用于记录诉讼双方或一方提出的观点、理由或者意见,以及法官对于案件事实的分析与审理意见。简而言之,《议状》是官方文书的一种,用于司法审判过程中,以帮助法官做出公正判决。

详细解释

  1. 背景:《议状》多出现在古代中国的科举考试中,特别是在殿试时作为考生陈述观点、理由或提出建议的书面材料。
  2. 用途:在现代法律体系下,《议状》类似于诉讼中的辩护词或者原告和被告双方提出的答辩意见书。它不仅是证据的一部分,也是案件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3. 内容构成
  4. 事实陈述:清晰地阐述案件的基本情况和相关背景信息。
  5. 法律适用:根据所涉及的法律规定或判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6. 结论建议:基于上述分析,给出最终的意见或者解决办法。

造句示例

  1. 在这次庭审中,律师为被告方撰写了详尽的议状,从多角度论证了原告提出的索赔不合理性。
  2. 古代文人的科举文章往往被称为《策论》,其中也包含了类似今时今日的“议状”内容。
  3. 法官仔细审阅了双方提交的《议状》,并结合其他证据材料最终做出了公正的判决。
  4. 作为一名法律专业的学生,他通过撰写各种类型的《议状》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5. 在一场商业纠纷案例中,原告方的律师提交了一份长达数十页的《议状》,详尽地阐述了其观点并提供了大量证据支持。

分词解释

1 意见,言论:~论。提~。建~。2 讨论,商量:商~。会~。协~。~案。~决。~价。3 评论是非,多指责备:非~。恐招物~。4 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奏~。驳~。

zhuàng

1 形容,样子:~貌。奇形怪~。2 情况,情形:~况。病~。现~。3 叙述,描写:~语。~其事。写情~物。4 旧时叙述事件的文辞:行~。诉~。供~。5 特种格式的凭证:奖~。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