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辫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跷辫子的简介:

qiāo biàn zǐ
1.死的谑称。

  • AI解释

跷辫子”是一个口语化的表达,主要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些事物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它的意思比较广泛,可以用来形容某人退休、离职,也可以比喻某物损坏或无法使用,或者用于描绘某种状况不再继续存在的状态。

详细解释:

  1. 字面意义:在一些地区,尤其是中国北方的一些方言中,“辫子”指的是头发被编成的发型。“跷辫子”的字面意思是将辫子往上提,但在这里并不直接指向这个动作。

  2. 比喻意义: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事物的状态改变到无法再使用或者不再存在的程度。比如:

  3. 退休后,老王的生活节奏变得悠闲了,他感到“跷辫子”了,不再有那么多的工作压力和忙碌。

  4. 这台机器已经连续工作了几年,现在终于“跷辫子”了,需要更换新的设备。

  5. 情感色彩:这个词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有时用来表达解脱或轻松的情感,如退休后的生活;有时候则可能带有遗憾或者惋惜,如某个物品的损坏。

造句:

  1. 张老师在教了三十年书之后终于“跷辫子”了,开始了他的退休生活。
  2. 这次维修后,那个老旧的空调终于“跷辫子”,彻底坏了,再也无法使用。
  3. 随着技术的进步,这款手机已经“跷辫子”了,新款式都出来了。
  4. 由于长时间风吹雨打,老梁家那把古董扇子终于“跷辫子”,不能再用了。
  5. 公司裁员的消息一出,很多员工感到自己像是“跷辫子”,未来的路变得不确定。

请注意,“跷辫子”是较为口语化、地域性强的表达方式,在正式或书面语境中使用时需注意。

分词解释

qiāo

1 脚向上抬:~脚。~腿。2 〔~蹊〕奇怪,违反常理让人怀疑。亦称“蹊跷”。3 竖起大拇指:~着大拇指。

biàn

1 把头发分股编成的带状物:发(fà)~。~子(a.发辫;b.像辫子的东西;c.喻把柄,如“抓~~”)。2 像辫子的东西:蒜~。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