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借字的拼音、解释、组词

通借字的简介:

tōng/tòng jiè zì
1.即通假字。

  • AI解释

通借字》是古汉语术语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古代文献中借用其他意义更常见或读音相似的汉字来表达某个意义,而这个词并非该汉字原本或最常见的意思。这种现象常出现在古文阅读和研究中,由于时代变迁、书写材料限制等原因,有些词汇的意义会发生变化或者完全消失,后来人们便借用了其他较为常用字词来代替这些已经失去原义的文字。

造句示例:

  1. 古代的《通借字》现象反映了语言演变的复杂性。(这里可以理解为用一个更常见的字借代原本不常使用的字)
  2. 研究《通借字》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和翻译古文文献。
  3. 在解读古代诗歌时,我们需要注意《通借字》可能带来的意义偏差。
  4. 了解《通借字》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析一些看似难以理解的古文句子结构。
  5. **有些《通借字》的情况即使在现代仍然存在于某些方言或口语中,例如“见”用来表示“现”时,在某些地区就有这样的用法。”

以上造句旨在说明“通借字”的重要性及其对理解和研究古代文献的价值,并非实际历史上的具体例子。需要注意的是,“通借字”在古汉语学习和研究中是一个专业术语,具体实例的研究需要结合具体的语言学背景来探讨。

分词解释

tōng

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风。~天。~气。~宵。~行。~过。~衢。贯~。四~八达。曲径~幽。2 懂得,彻底明了:~晓。~彻。~今博古。~情达理。3 传达:~令。~讯。~报。~告。~知。~缉。~谍。4 往来交接:~敌。~商。~邮。~融。~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沟~。5 普遍、全:~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论。~体。~身。~读。~常。~病。~盘。普~。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奸。私~。

jiè

1 暂时使用别人的财物等:~用。~阅。~账。~据。~条。2 暂时把财物等给别人使用:~钱给人。3 假托:~口。~端。~故。~代。~景。~喻。~题发挥。4 依靠:凭~。~势。

1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汉~。~符。~母。~典。~句。~里行(háng )间。~斟句酌。2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篆~。颜~。柳~。欧~。赵~。3 书法的作品:~画。~幅。4 字的音:~正腔圆。5 人的别名,亦称“表~”,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号”。6 合同,契约:~据。7 旧时称女子出嫁:待~闺中。8 生子,乳,爱:~乳(生育)。~孕(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