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批的拼音、解释、组词

旁批的简介:

páng/bàng pī
1.在正文旁边写评语。

  • AI解释

旁批》这个词通常在古代文集、古籍评注以及学术著作中出现,主要指在正文旁边所作的批注或评论。这种批注往往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阐释或是批评,有时也会包括一些补充性的解释。它是一种传统的文献解读和研究方法。

详细解释: 1. 位置与形式旁批通常写在原文的旁边,可以是空白处,也可以是在页边栏内。它独立于正文之外,保持一定的距离。 2. 内容性质旁批的内容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对文字的理解、观点的表达、情感的抒发或对原文的疑问与评论等。 3. 作用意义旁批有助于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提供不同的视角和见解;对于研究者而言,则是理解古代文人思想、创作意图的重要途径之一。

接下来,我将提供五个包含《旁批》一词的造句示例:

  1.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原文,《旁批》经常被附在古籍旁边。
  2. 在这部文学作品中,作者巧妙地融入了多处《旁批》,使得整个文本更加丰富和深刻。
  3. 研究者们通过对古代文集的《旁批》进行分析,逐渐揭示了作者的思想脉络。
  4. 旁批》不仅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说明,也是解读古代文学思想的重要依据之一。
  5.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旁批》,有助于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

分词解释

páng,bàng

1 左右两侧:~边。~侧。~门。~出。~听。~若无人。2 其他,另外:~人。~的话。触类~通。责无~贷。~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落。3 广,广泛:~征博引。4 邪、偏:~门左道。5 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竖心~儿。

1 用手掌打:~颊(打嘴巴)。2 刮:~凿。3 口头或用文字判定是非、优劣、可否:~准。~示。~复。~语。~阅。~判。眉~(写在书页天头上的批语)。4 大量:~购。~销。5 量词,用于大宗的货物或数量众多的事物:一~货物。6 棉麻等未捻成线、绳时的细缕:线~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