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的拼音、解释、组词

绑架的简介:

bǎng jià
用强力把人劫走。

  • AI解释

词语《绑架》的详细解释

定义: “绑架”是指强行把人带走并扣留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是为了勒索钱财、取得其他非法利益或作为某种政治或军事行动的一部分。

构成要素: 1. 强制性:使用暴力或其他威胁手段,使受害人无法抗拒。 2. 非法占有:将受害者带离自由环境,限制其人身自由。 3. 目的多样:包括勒索、复仇、绑架为人质等非法目的。

法律性质: 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绑架”被视为严重的犯罪行为。根据不同的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这种行为可能构成绑架罪、拐骗儿童罪或其它相关罪名,并会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

5个造句

  1. 新闻报道: “警方已经逮捕了涉案人员,两名被绑架者终于在安全区域内重获自由。”

  2. 小说情节: “他本以为只是个普通的调查任务,却没想到自己竟然成了一个富翁的绑架对象。”

  3. 法律案例分析: “被告因涉嫌绑架罪,将面临最高十年的有期徒刑。他的辩护律师表示将积极争取减刑。”

  4. 社会评论: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勒索和虚拟绑架现象也越来越多。这不仅是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更是社会安全问题的体现。”

  5. 家庭情景对话: “爸,你最近太忙了,我担心妈妈可能会被坏人绑架,你能保护她吗?”

请注意,上述情境都是虚构创作的例子,并不反映真实事件或法律判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此类情况时,请及时联系当地执法机构寻求帮助。

分词解释

bǎng

1 捆,缚:捆~。~架。~扎。

jià

1 用做支承的东西:书~。衣~。绞~。2 支承,搀扶:~桥。~不住。~空。3 互相殴打,争吵:打~。劝~。4 量词,多指有支柱或有机械的东西:五~飞机。5 捏造,虚构:~词诬控。6 古同“驾”,凌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