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通文墨的拼音、解释、组词
粗通文墨的简介:
cū tōng wén mò
粗:略微;通:通晓。文墨:指写文章。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
粗:略微;通:通晓。文墨:指写文章。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
- AI解释
词语“粗通文墨”是一个汉语成语,表示一个人对文字有一定的了解或认识,虽然可能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或专业知识,但至少能够阅读和理解一般的文献。这个成语中的“粗通”意为不精深地了解,“文墨”则是指书面的文字或者文章。
详细解释:
- “粗”:形容词,表示程度不高,不够精细。
- “通”:动词,这里是“懂得”、“理解”的意思。
- “文墨”:名词,指的是书写的文章、书籍等。
综上,“粗通文墨”一词形象地描述了一种初步的读书识字能力或简单的文化水平。它通常用于形容那些虽然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能够阅读和理解基本文献的人。
造句:
- 尽管他只是粗通文墨,但在朋友的帮助下成功完成了一份报告。
- 爷爷虽不识几个字,但他却能凭借自己粗通文墨的习惯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日常问题。
- 虽然小明只读过小学,并不算粗通文墨的人,但他对文学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研究。
- 妹妹虽然年纪尚幼,但她已经能够阅读简单的书籍,算是粗通文墨了。
- 李老师虽然没有高深的学术背景,但他通过自学和积累经验,也算得上是粗通文墨。
这些造句展示了“粗通文墨”这一成语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分词解释
粗
cū
1 疏忽,不周密:~心。~疏。~略。~率(shuài )。2 不精致,工料毛糙:~糙。~劣。~料。~纸。~粮。~制滥造。去~取精。3 长条东西直径大的:~大。~壮。~重。~实。~线条(a.指毛道粗的线条:b.喻粗率的性格、作风,亦喻文章的粗略的构思)。~枝大叶。4 颗粒大的:~沙子。5 声音低而大:~哑。~声~气。6 鲁莽:~鲁。~暴。~野。~犷。~俗。~笨。~人。~手~脚。7 略微:~略。~具规模。
通
tōng
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风。~天。~气。~宵。~行。~过。~衢。贯~。四~八达。曲径~幽。2 懂得,彻底明了:~晓。~彻。~今博古。~情达理。3 传达:~令。~讯。~报。~告。~知。~缉。~谍。4 往来交接:~敌。~商。~邮。~融。~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沟~。5 普遍、全:~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论。~体。~身。~读。~常。~病。~盘。普~。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奸。私~。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墨
mò
1 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一锭~。~汁。~盒。~迹。~宝(珍贵的字画。亦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画的画)。2 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水。油~。粉~登场。3 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黑。~面(a.黑的脸色;b.指墨刑)。~镜。~绿。~菊。~晶(黑色的水晶)。4 贪污:贪~。~吏。5 古代一种刑罚,在脸上刺字并涂墨(亦称“黥”):~刑。6 姓。7 古同“默”,缄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