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位的拼音、解释、组词

秩位的简介:

zhì wèi
1.犹职位。

  • AI解释

《秩位》这一词语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官职级别或职位等级,类似于现在所说的地位、职务或职称。其中,“秩”原意是指官吏的俸禄或品级,引申为职位等级;“位”则是指位置或者职位。

详细解释

  1. 官阶等级:在古代中国,官员的职级分为若干级别,每个级别的待遇和权利都不尽相同。《秩位》一词可以用来描述这些不同的级别或等级。
  2. 升迁路径:官僚体系中官员晋升的过程也常与《秩位》相关联,意味着从一个较低的职务逐步升到较高的职务。

造句

  1. 在汉朝时期,朝廷对于官员实行严格的《秩位》制度,以保证政府运作有序。
  2. 唐代士大夫追求仕途时都非常重视《秩位》,希望能取得更高的官职。
  3. 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秩位》体系,使更多有才华的人有机会进入仕途。
  4. 明朝时期,《秩位》制度更加细化,对官员的职责、薪酬和晋升路径都有详细的规定。
  5. 清朝在官制改革中也十分注重《秩位》的调整和完善。

通过上述解释与造句,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社会中关于职位等级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zhì

1 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序。2 古代官吏的俸禄:“官人益~,庶人益禄”。3 古代官职级别:委之常~。贬~三等。4 十年:七~寿辰。

wèi

1 所处的地方:座~。部~。~置(a.所在或所占的地方;b.地位)。~于。2 职务的高低:地~。职~。名~。3 特指君主的地位:即~。篡~。4 一个数中每个数码所占的位置:个~。百~数。5 量词,常用于人,表尊重:诸~。各~。几~客人。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