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台班的拼音、解释、组词

草台班的简介:

cǎo tái bān
临时搭设的戏台,习称“草台”。旧时经常在农村和集市临时搭台演出的戏曲班社,称“草台班”。一般演员较少,设备简陋,流动性大。

  • AI解释

草台班》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在戏剧、曲艺等表演艺术领域中,由业余演员组成的临时性演出团体。这些团体多为民间或社区组织,利用有限的资金和资源,在简陋的舞台上进行非专业性质的演出活动。

详细解释:

  • 背景草台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戏曲的发展初期,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较为常见。
  • 特点:这类团队通常由当地居民组成,他们可能并没有受过专业的戏剧训练。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娱乐社区成员,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
  • 装备与演出场地:由于是临时组织的团体,因此在舞台、服装道具等方面的投入往往有限,常常被称为“草台班子”以强调其简陋和临时性。

造句:

  1. 尽管条件艰苦,这个草台班依然坚持每周进行一次表演。
  2. 在这次文化下乡活动中,一个小型草台班为村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民间戏曲演出。
  3. 从老一辈传下来的手艺,在这个草台班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得以继续传承下去。
  4. 虽然没有专业的灯光和音响设备,但草台班的演员们依然能将故事演绎得生动感人。
  5. 这个草台班是由一群热爱戏曲文化的普通居民自发组织起来的,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为社区带来了许多欢乐。

分词解释

cǎo

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

tái,tā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3 量词:一~戏。4 台湾省的简称:~胞。~币。5 姓。6 桌子、案子:写字~。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鉴。~甫。

bān

1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按部就~。2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组。~级。~长。~主任。领~。3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4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下~。值~。~房。5 定时开行(xíng)的:~车。~机。~期。6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飞机走”)。7 调回或调动(军队):~师。~兵。8 古同“斑”,杂色。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