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梁之性的拼音、解释、组词

膏梁之性的简介:

gāo liáng zhī xìng
膏梁:肥肉和细粮,泛指精美的食品。指骄奢淫逸的习性。

  • AI解释

膏梁之性》是一个成语,它主要用来形容那些生活在优越条件中的人往往容易产生骄奢淫逸、不思进取的性格特点。这个成语中的“膏”指的是肥肉,“粱”指的是精米,这两个字合在一起通常指饮食非常丰盛、奢侈的生活环境。“膏梁之性”的意思就是长期在这样奢华的生活中成长起来的人往往缺乏节制,性格容易变得骄纵。

造句: 1. 长期生活在膏梁之家的他从小养尊处优,不习惯于吃苦。 2. 由于家中富有,这个少年形成了膏梁之性,做事没有上进心。 3. 不要让孩子过早地接触膏粱生活,否则容易养成不良的习惯。 4. 膏梁之性的孩子需要家长多加引导和教育,避免他们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5. 这位企业家从小生活在膏梁之中,如今已能从容面对各种挑战。

请注意,“膏梁之性”虽然是一个成语,但并不是常见的用语,在实际交流中使用时应当注意场合。

分词解释

gāo,gào

1 肥,肥肉:~粱(肥肉、细粮)。~腴。~沃。2 脂油:春雨如~。~泽(a.滋润作物的及时雨;b.喻给予恩惠)。3 中医指心尖脂肪,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病入~肓。

liáng

1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栋~。~上君子(指窃贼)。2 桥:桥~。津~(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3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山~。车~。4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5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6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xìng

1 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质。~格。~命(生命)。~能。个~。属~。2 性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典型~。开放~。指令~。3 男女或雌雄的特质:~别。男~。女~。4 有关生物生殖的:~交。~欲。~爱。~感。~解放。5 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