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檄的拼音、解释、组词
陈琳檄的简介:
chén lín xí
1.《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典略》﹕"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后因以"陈琳檄"泛指檄文。
1.《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典略》﹕"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后因以"陈琳檄"泛指檄文。
- AI解释
《陈琳檄》是指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政治家陈琳所撰写的檄文。在这篇檄文中,陈琳对曹操讨伐袁绍一事表达了支持的态度,并且在其中以犀利的语言揭批了袁绍及其集团的罪行与腐败,为当时的政治斗争做出了贡献。
详细解释
-
作者背景:陈琳(约174年-217年),字孔璋。他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政治家,属于建安七子之一。他擅长散文创作,在诗歌方面也有一定成就。
-
檄文性质:檄文是古代用于声讨敌人的文书。《陈琳檄》中,陈琳主要针对的是袁绍及其集团的不义之举,表达了对曹操的支持与赞扬,并通过详细描述袁绍集团的罪行,来激发士气、鼓动人心。
-
内容特点:文章语言犀利,条理清晰地列举了袁绍集团的诸多罪状,如不忠于汉室、欺压百姓等,以此说明讨伐袁绍的正义性。
造句
- 这篇《陈琳檄》不仅展示了当时政治斗争的复杂背景,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笔功力。
- 在历史课上学习了《陈琳檄》,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那个动荡的时代和人物。
- 读完《陈琳檄》,我对古代文学家们的才华真是刮目相看,他们不仅能写文章,还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 想象一下,如果当时有人能够像陈琳一样写出这样的檄文,或许历史的进程会有所不同吧。
- 《陈琳檄》是了解东汉末年那段复杂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值得我们仔细研读。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