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民政策的拼音、解释、组词

愚民政策的简介:

yú mín zhèng cè
愚民:使人民愚昧。使人民变愚蠢的政策。

  • AI解释

愚民政策》,这个词汇并非正式的政治学或社会学术语,而是在某些特定的历史和文学语境中使用的一种描述性表达。通常它用来指那些旨在通过限制教育、思想传播或其他方式来保持民众无知或控制民众思想的政府行为。这类政策往往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阻碍人民获取知识、独立思考及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

下面提供五个造句作为示例:

  1. 史上很多专制政权都曾实施过《愚民政策》,限制信息流通和思想自由。
  2. 在那个时代,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基础,统治者制定了严格的《愚民政策》。
  3. 通过研究历史上的《愚民政策》,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与民主之间的关系。
  4. 实行《愚民政策》的结果往往是民众缺乏批判性思维和社会参与的能力。
  5. 当前社会应当警惕并反对任何形式的《愚民政策》,确保信息自由流动和公众教育权利。

分词解释

1 傻,笨:~人。~笨。~蠢。~鲁。~氓(愚蠢的人)。~昧(缺乏知识,文化落后)。~顽。~妄。~不可及。大智若~(有大智慧的人,不卖弄聪明,表面上好像很愚笨,亦作“大智如愚”)。2 欺骗,耍:~弄人。为人所~。3 谦辞,用于自称:~兄。~见。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zhèng

1 治理国家事务:~治。~府。~党。~权。~纲。~策。~令。~绩。~见。~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局。~变。参~。议~。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邮~。民~。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4 姓。

1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2 鞭打:~马。鞭~。3 激励,促进:~动。~勉。4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5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命。~免。~封。6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论。~问。7 杖:~杖。8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9 计谋,主意,办法:上~。献~。决~。政~。~划。束手无~。10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