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工的拼音、解释、组词
拦工的简介:
lán gōng
1.方言。犹言扛长工。
1.方言。犹言扛长工。
- AI解释
《拦工》,这一词汇主要出现在中国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是指一些组织或者个人出于某些目的,在工人出行或集合过程中进行干预、阻止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对工人权益的一种侵犯,并且在现代劳动法中并不被鼓励或允许。
详细解释
- 背景:在历史上,特别是工业革命时期及之后的中国社会,由于工人群体力量较弱,一些地方性或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出于各种考量(如经济利益、企业管理等),可能会采取阻止工人聚集的行为。
- 法律与道德评价:从现代劳动法和公民权利的角度来看,“拦工”行为通常是不被允许的。任何阻碍劳动者正常工作、集会的权利都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社会影响:这样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劳资关系的和谐发展,并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造句
- 政府呼吁企业尊重工人权益,不要采取拦工等不正当手段干预员工正常工作或集会。
- 在工会的帮助下,农民工成功地摆脱了长期被雇主采用的拦工手段,维护了自己的劳动权利。
- 社区组织在为工人提供法律援助的同时,也积极向他们宣传抵制任何非法的拦工行为。
- 企业在处理劳资纠纷时应依法行事,避免使用不正当的拦工方式来阻止员工合理维权。
- 劳动监察部门提醒广大雇主和管理人员:采取拦工手段不仅违法,而且会对企业和自身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请注意,《拦工》这个词在正式文件或官方语言中较少使用,上述解释是基于其常见的用法。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拦
lán
1 遮挡,阻止:~挡。~阻。~击。~劫。~截。2 对准,正对着:~腰截断。
工
gōng
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人。~人阶级。~农联盟。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业。~业革命。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作。~厂。竣~。4 工作量:记~。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5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儿。~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力。6 细致,精巧:~巧。~整。~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7 〔~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8 善于,长于:~书善画。~于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