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的拼音、解释、组词

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的简介:

jià chū qù de nǚ/rǔ,pō chū qù de shuǐ
1.谚语。旧谓女子出嫁后一切归属夫家,不再与娘家有任何干系。

  • AI解释

《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这句话是中国传统观念中的一种说法。它强调的是在婚姻关系一旦结束后,女性不再享有与娘家相同的地位和资源,这种观点反映了传统社会对女性角色的限制以及离婚或出嫁后的财产、家庭关系变化的看法。

这句话中的“泼出去的水”通常被用来比喻已经完成的离婚或者已成定局的事情,而“嫁出去的女”则指已经结婚离开娘家的女儿。传统观念中,这种说法暗示女性一旦离家出嫁,就不再享有娘家的庇护和支持。

不过,请注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价值观的进步,这样的观点已经逐渐被认为过时且不公平。现代社会更加注重个人权利和平等,无论男女,在离婚或婚姻关系结束后都有权获得公正对待,并不受传统观念的约束。

以下是五个使用“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这一说法的例子:

  1. 小芳与丈夫的感情越来越淡薄,她希望可以重新回到娘家生活,但村里的人总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小芳觉得这样的观点实在很不公平。
  2. 虽然传统观念里有“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的说法,但在现代法律和道德面前,女性仍然享有财产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3. 婚姻关系一旦结束,“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女儿在娘家的地位与权利可能不再如过去那样。
  4. “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这一说法在过去曾经普遍存在,但如今这种观念正在逐渐改变。
  5. 在处理离婚案件时,法律应当保护每位当事人尤其是女性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应受到“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的传统观念的影响。

这些例子展示了这句话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并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于平等和公正权利的态度。

分词解释

jià

1 女子结婚:出~。~娶。再~。~奁。~妆。2 〔~接〕把不同品种的两种植物接在一起,让它变种,达到提早结果、增加抗性、提高品种质量等目的。3 把祸害、怨恨推到别人身上:~怨。~祸于人。~非(委过于人)。转~。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2 距离,差别:相~不远。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4 除掉,减掉:~掉。~皮。~势(①阉割;②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8 汉语四声之一:~声(①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②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dí,dì,de

1 真实,实在:~确。~当(dàng )。~情。~真。~证。

nǚ,rǔ

1 女性,与“男”相对。古代以未婚的为“女”,已婚的为“妇”。现通称“妇女”:~人。~士。~流(含轻蔑意)。少(shào )~。2 以女儿作为人的妻(旧读nǜ)。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婺女”、“须女”。

1 猛力倒水使散开:~洒。~街。~墨(中国画技法之一)。~水。~冷水(喻打击人的情绪)。2 野蛮,不讲理:~辣(a.凶悍;b.有魄力。均亦作“拨剌”)。~皮(流氓)。撒~。~妇。3 有魄力:他做起事来真~。

shuǐ

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2 河流:汉~。湘~。3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4 液汁:~笔。墨~。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外~。肥~。6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了。7 姓。